1、智能主题all in银行,踏空行情跑输沪深300指数20%
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三季报数据显示,其AC份额期内收益率分别为-1.95%和-2.10%,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19%,沪深300指数涨幅17.90%,在三季度科技主线领涨市场的背景下,该基金业绩严重落后,跑输沪深300近20%。
数据来源:Choice
该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同样不佳,截至10月21日,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A年内收益率14.90%,在同类2303只产品中排名1417,位居中下游;近半年收益率11.87%,跑输沪深300指数近10个百分点。管理规模上,该基金截至三季度末合并规模为5.64亿元,较二季度末的7.59亿元下滑25.7%。
数据来源:Choice
根据该基金的合同约定,金信智能中国2025投资目标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提供智能化生产、设计与服务的企业”,重点包括“智能机器、智能穿戴、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电网以及因采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化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
然而,其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却全部为传统金融股,分别为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南京银行、中国平安和江苏银行。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从调仓动向来看,三季度该基金十大重仓也全部在金融股间进行配置调整,而真正涉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标的则不见踪影,持股风格完全是大盘股价值型配置,与其合同约定的“智能化”投资方向有所背离,构成较为明显的投资风格漂移。
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查阅该基金过往持仓情况发现,其投资漂移历来已久。该基金自2016年7月成立以来,除了2016年三季度和四季度重仓股多集中在电子和通信等行业,从2017年一季度开始,便逐步增加银行股的仓位,并从2018年一季度至今,十大重仓股中至少有8只均为银行股。
风格漂移伤基民,质疑声不断
有投资者在基金三方平台的讨论区对该基金的操作配置提出质疑,有用户表示:“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还智能?”,也有用户质疑基金经理“持仓配比不科学不合理”。
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的基金经理谭佳俊、杨超在三季报中表示,2025年三季度市场波动较大,组合投资策略继续保持稳定,配置上部分延续了二季度的思路,组合重点对金融服务智能化领域进行配置,也对公司的估值与分红比较关注。低估值且通过智能化获得比较优势的智能企业是组合三季度的重点关注方向。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已经逐步从训练侧延伸到应用侧,应用领域、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组合三季度也对智能化相关的硬件,软件,服务保持密切关注,并精选个股进行配置。
然而,表述中虽然提及“智能化相关”关注方向,但与实际重仓传统金融股的操作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
基金产品风格漂移,尤其合规性问题一直颇受市场关注,有业内人士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基金合同规定范围内,适当调整所投资产仓位是合规的。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频繁的风格切换会让产品的定位不清晰,可能会误导投资者购买与自己风险偏好不匹配的产品。此外,风格漂移还往往伴随着基金经理投资能力边界的模糊与策略纪律的松弛,在监管趋严背景下,此类基金可能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该基金后续表现,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