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中医药临床研究智能体正式发布


10月18-19日,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三十年学术大会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中联)临床疗效评价专委会、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委会、世界中联中药上市后研究与评价专委会、世界中联临床研究数据监查与决策专委会五个学术团体联合举办。

会议发布了首个“中医药临床研究智能体”(Clinical Trial Agent,CTA)。该成果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项目,由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俊华教授牵头,联合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南开大学和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共同研发完成。

围绕临床研究设计、CRF表生成、数据管理和数据统计全过程智能化服务需求,CTA基于Qwen2.5-14B大语言模型微调,构建涵盖50余万实体节点,近120万关系数量中医药临床研究知识的知识图谱,采用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等算法,形成可用的“方案-管理-分析-报告”全链条智能证据生产路径,实现了在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临床研究数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中医药临床试验环节的应用。CTA的应用将大幅提升中医药临床试验设计和实施的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投入,推动中医药临床试验向智能化、集约化转型。

图:中医药临床研究智能体发布仪式

图:中医药临床研究智能体发布仪式

世界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昱,天津中医药大学胡镜清教授、张俊华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康波教授,河南工业大学李鹏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段大跃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周雪忠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邵明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段玉婷副研究员参加发布仪式。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