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狂飙近千家,备受争议的“董明珠健康家”搞咋样了?


雷达财经出品 文|丁禹 编|孟帅

即便曾引来不少争议,但格力电器孤注一掷的“董明珠健康家”正在加速狂飙。

近日,格力电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其已在全国部署了970多家“董明珠健康家”,而这距其首家门店落地北京仅过去半年左右的时间。

走进“董明珠健康家”北京门店,传统家电卖场的陈列方式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真实厨房、客厅、卧室场景,形成了“空气-水质-膳食”三位一体的核心理念。

格力希望借此打破人们对“格力只有空调”的刻板印象,用全新的店铺品牌形象,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家电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报显示,格力电器当下正面临增利不增收的困境。上半年,在三大主营业务中,以空调为代表的消费电器板块,更是成为格力唯一一个收入出现下滑的板块。

此外,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也曾坦言,在国内许多消费者心中,存在“格力只等于空调”的认知,这种认知限制了格力新品类发展的速度。

在此背景下,这些不再以“格力”命名、而是以企业领袖个人IP背书的门店,正成为格力多元化战略的前沿阵地。

不过,从过往的案例来看,董明珠这一IP也并非无所不能。例如,此前格力推出的开机画面内置董明珠头像的手机,以及由董明珠参与设计的玫瑰空调,就曾遭到不少消费者的吐槽和质疑。

“董明珠健康家”狂飙,半年建设近千店

9月26日,格力电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自今年3月首店落地北京以来,“董明珠健康家”在全国已建设970多家,消费者对非空调品类关注度和购买量增长显著。公司将根据“成熟一家,开设一家”的原则,稳步推进门店新建和改造。

时间回拨至今年2月13日,在格力电器(四川)2025品牌战略发布会上,格力全新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正式发布。

格力电器表示,在终端建设上,公司把“格力专卖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将通过场景化体验、数据可视化、智能交互服务,重构零售价值链。

珠海格力终端建设负责人高杰还在大会上强调,此次“董明珠健康家”的全新发布,将是格力从产品到服务、从空间到体验的一场品牌革命。

据羊城晚报报道,今年3月,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选择以“董明珠健康家”作为终端门店来推,是希望把“董明珠”三个字带来巨大的流量转化成社会对格力全系健康家电的关注度。

朱磊还透露了“董明珠健康家”的拓展计划和目标,即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完成3000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的改造工作,第一批推出的将有500家。

几个月过去,“董明珠健康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6月举办的“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期间,朱磊表示,“董明珠健康家”推出三个月以来,公司业务提升非常明显:格力冰洗业务提升大概24%,净水系列提升超过40%。

朱磊称,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仅江西上饶三个店就卖出去500万,其中10%是来自于空调以外的非空品类的销售,同时整个终端的活跃度也特别高。

他还提到,董明珠在整个6月份参加了三场线下“董明珠健康家”旗舰店的开业活动,每一个旗舰店都得开到晚上10点钟才能够歇业,客人络绎不绝。

“不是董明珠的格力,而是格力的董明珠”

董明珠与格力的故事,始于1990年。当年,36岁的董明珠辞掉以前的工作,加入了一家名为“海利”的小型空调企业(即格力的前身),担任公司安徽市场的业务员。谁也未曾预料,这个决定将改变一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命运。

1994年,格力遭遇严峻危机,部分骨干业务员“集体辞职”。危难之际,董明珠选择坚守,并被时任格力掌舵人的朱江洪任命为经营部部长。

此后,在朱江洪的一路提携下,她不断晋升,格力由此迈入奠定发展根基的“朱董配”时代。

2012年,朱江洪退休,董明珠接棒出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开启独掌帅印的新阶段。

上任首年,她便带领格力的营收迈过千亿门槛;次年,格力电器市值亦成功突破千亿大关,企业发展迈入规模与价值双高的新层级。如今,格力电器总市值已超2200亿元,稳居国内空调赛道头部阵营。

而在企业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董明珠,也逐渐从企业管理者蜕变为公众视野中的焦点人物,她的个人形象与格力的品牌基因早已深度绑定。

和雷军一样,董明珠亦是常年身处话题中心的“网红企业家”。从她与雷军那场广为人知的“十年赌约”中不难发现,企业领导者的个人IP效应,能为企业带来超乎想象的舆论热度。这种自带话题性的关注,堪称企业最具性价比的“免费广告”。

作为格力的核心超级IP,凭借自身的影响力,董明珠的带货成绩不俗。据公开报道,董明珠2020年代表格力电器共进行直播带货13场,直播总销售额达到475.58亿元。换言之,在加入格力数十年后,董明珠依然是这家企业当之无愧的“销冠”。

2025年以来,格力进一步深化董明珠个人IP与品牌的联动:将多地线下专卖店与线上直播间统一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

这一举措的核心逻辑,正是试图把董明珠个人IP的强大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销量,助力格力打破长期较为依赖空调单品的增长“枷锁”,加速多元化布局。

针对对“董明珠健康家”的争议,朱磊曾解释称,外界存在误解,觉得董明珠在转移格力资产,他强调“不是董明珠的格力,而是格力的董明珠。”

朱磊还表示,“董明珠”三个字早已被格力注册成商标,“董总流量很大,我们都知道流量就是财富,但董总本人是无法拿自己的名字去变现的,因为她的名字属于格力,她这一辈子都在格力身上,就连她的名字也被公司拿走了。”

不过,董明珠这一“金字招牌”并非无往不利。早在十年前,董明珠就曾亲自为格力手机站台代言,甚至将个人头像与寄语植入手机开机界面,但这款被格力寄予厚望的产品,市场表现却未达预期。

此外,董明珠参与设计的玫瑰空调,也遭到不少消费者吐槽。

对此,董明珠曾回应称,玫瑰空调的设计,实际上更多是想跟家庭生活融合在一起。“很多人吐槽说董明珠好土,那我土就土,我觉得没所谓。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把空调做成家里的艺术品,这就是我的目标”。

上半年增利不增收,多元化挑战压力犹存

近年来,格力电器的业绩表现并不稳定。在2023年以2050.18亿元创下峰值后,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便进入下行通道。

2024年,格力电器的营业总收入为1900.38亿元,同比下滑7.31%。不过,公司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却增长10.91%至321.8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的营业总收入为976.19亿元,同比再度下降2.66%;归母净利润虽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已放缓至1.95%,录得144.12亿元。

这一增利不增收的业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格力在行业价格战中坚守高端市场、优化成本结构的策略成效。

若进一步拆解业务板块,格力的王牌业务消费电器板块正面临增长压力。上半年,该板块实现收入762.79亿元,同比减少5.09%,占营收的比重为78.38%。

据了解,格力的消费电器板块就是以空调为首的家用电器业务。长久以来,凭借“掌握核心科技”的定位,格力空调在消费者心智中锚定中高端路线,其技术驱动型产品的溢价也获得了广泛认可。

比如,今年上半年,格力以“凉之夏-Ⅱ”和“AI节能王子”为代表的“AI动态节能技术”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0%。

然而,行业环境的变化,正给格力的中高端路线带来挑战。据格力电器半年报援引数据,上半年,中国家用空调的销量同比增长8.3%,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中高端空调的需求正在萎缩。

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二季度家用空调线上2100元以下的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国内中高端空调的需求承压,而以该领域为核心阵地的格力,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成于空调,也困于空调”,正是格力长期面临的发展命题。

据羊城晚报报道,朱磊曾坦言,格力用了30多年在空调领域赢得领先地位,但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格力只等于空调”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格力新品类的发展速度。

朱磊表示,为了摆脱这一认知限制,格力过去做了许多努力,推出过“格力生活电器”、“格力冰洗专卖”、“格力明珠专卖店”等终端门店,但都很难推进。他还直言,“到店人流的减少,对于我们空调产品销售也带来很大冲击”。

而当前格力全力推进的“董明珠健康家”,正是公司努力撕掉“空调标签”的一次大胆尝试。

朱磊认为,公司推出“董明珠健康家”,一方面是为了打破“格力只等于空调”的认知障碍,推动健康家电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以新力量的加入,刺激传统专卖店渠道生态完成进化。

不过,格力仍需应对短期阵痛:营收下滑的压力尚未缓解,暑期空调业务与小米的份额竞争也近在眼前。

值得关注的是,在消费电器主业承压的同时,格力的其他业务展现出亮眼的增长潜力。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板块录得收入95.91亿元,同比增长17.13%;智能装备板块实现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20.9%。

尽管这两大板块的营收增速同期远超传统消费电器业务,但受限于业务基数,其营收占比仍相对较低,短期内尚难以完全承接主业的增长压力。

如今,董明珠个人IP与格力品牌的深度绑定,已形成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短期内确实创造了一定的市场声量与业绩拉动效果,但它能否在长期维度下持续适配市场变化、支撑企业多元化转型,仍需时间检验。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