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良方解痹痛,四十风雨铸招牌


9月26日,由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主办,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天津市医药行业协会、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协办的“2025新时代讲好医药故事”优秀案例发布活动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医药企业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见证了这一时刻。

据了解,“新时代讲好医药故事”优秀案例涵盖创新药研发、中医药文化传承、药品质量安全、人物故事等多个维度,举办活动的初心,是让更多医药行业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好故事走出行业、走进大众、走向社会。

作为中国医药产业的一份子,颈复康药业集团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报送的图文作品《一剂良方解痹痛,四十风雨铸招牌》,围绕企业核心产品腰痛宁胶囊的传承与创新,巧妙地将中医药文化和企业理念融入其中,从近百家医药企业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案例”,并进行了现场分享。

“新生”腰痛宁:治痹良方到现代中药

1983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

刚刚从承德制药厂分离出来的承德中药厂,由于品种老化,剂型单一,缺乏拳头产品,生产经营极其困难,急需找到一款具有前景的独家品种。在那个信息落后的时代,承德中药厂通过发动全厂员工,广泛寻找,终于,一个叫“二号散”的产品成为了目标。

“二号散”是名医郭晓庄(原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在九分散及家传验方结合自己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而成,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疾病有着良好疗效。九分散始载于清代《急救应验良方》,由马钱子、麻黄、乳香、没药四味药材组成,有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作用,是当时宫廷太医院疗伤祛痛名方;郭氏家族曾世居河南邓州,郭晓庄的曾祖父和叔父均为当地有名的郎中,尤擅用含马钱子的方药治疗各类腰腿痛病。郭晓庄早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后又到辽宁中医学院系统进修中医,是学贯中西的临床大家。他对祖辈常用的马钱子方剂情有独钟,在1976年之前,就倾注了大量精力研究马钱子的药性、毒性、炮制方法,跟踪相关方剂的临床使用效果,整理出大量研究资料。后因唐山大地震,所有的研究资料也丢失殆尽。唐山恢复重建后,郭晓庄教授重组专家团队,继续开展相关方剂的研究,筛选出由马钱子、麻黄、苍术、乳香、没药、全蝎、僵蚕、土鳖虫、川牛膝、甘草十味药材组成的“二号散”。

然而,方中君药马钱子虽“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实远胜于他药”,但却具有毒性,用多了会引发中毒反应,用少了则达不到最好的疗效,面对如何解决马钱子减毒增效以及应用剂量等问题,郭晓庄进行了大量研究,先用铁锅多次熬制,再以五只狗做试验,最后郭晓庄决定以身试药,他亲自以不同剂量每日下午服下,判断药物反应与副作用,最终才确定了安全剂量并用于临床。

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承德中药厂确定“二号散”就是要寻找的好产品后,1983年冬天,时任承德中药厂副厂长的李沈明怀着忐忑的心情奔赴唐山,与郭晓庄初次会面,两人一拍即合,快速达成共同研制开发二号散的共识;1984年,郭晓庄前往承德中药厂考察,承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李沈明诚恳的态度,让从未与厂家合作过的郭晓庄深受感动,且意识到要想造福更多的风湿病患者必须实现工业化生产,当即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协议,并将“二号散”更名为“腰痛宁胶囊”。

1985年,承德中药厂将500例腰痛宁胶囊治疗临床资料上报河北省卫生厅,10月30日获准投产,从而翻开了一家企业发展的新篇章,也开启了一个中药产品40年的坚守与探索。

“非遗”腰痛宁:传承先行到创新助力

腰痛宁胶囊投产后,凭借良好的疗效广受医生和老百姓的认可。这一方面源于其组方的配伍精妙、科学严谨,另一方面,则是数十年来颈复康药业对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和精益求精。

在组方上,马钱子为君药,对寒邪深伏、疼痛剧烈的风湿顽痹有奇特功效;麻黄、苍术、乳香、没药、土鳖虫为臣药,既助马钱子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力,又能活血通络、散瘀血止痹痛;全蝎、僵蚕为佐药,能搜剔筋骨间寒湿之邪;川牛膝、甘草为使药,治腰膝疼痛,可调和诸药。

腰痛宁胶囊还专门配以黄酒为“药引”,可引药直达病所,利于药物发挥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中成药自带药引送服,这在现代中药领域实不多见。

可以看到,腰痛宁胶囊组方‌君臣佐使‌,相得益彰,药证相符,恰切病机。同时,在药材的炮制上,颈复康药业也探索出了既保留传统技术,又具现代工艺特色的规范性炮制方法和工艺规程。

马钱子坚持传统常用的“砂烫法”,将河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表面鼓起并显深褐色或深棕色,取出筛去辅料放凉。工序看似简单,实则不能有半点马虎。颈复康药业几代炒药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做到砂子的大小、品种、烫炒时间、河砂温度全部固定下来,确保质量。经过老药工炒制的马钱子,用现代科学手段检测其中所含的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等成份的含量,与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高度吻合。

在此基础上,腰痛宁胶囊还通过现代技术,对产品中关乎安全的马钱子碱、士的宁含量测定进行了3次升级,从酸碱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再到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可同时测定5个指标成分,还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控制马钱子碱、士的宁含量的上下限,实现了对十味中药复杂组方的固体制剂质量稳定性的良好控制,腰痛宁胶囊的质量控制新技术由于技术先进性和效益的显著性,荣获了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成功入选,代表了腰痛宁胶囊不仅在临床医生、患者当中得到认可,也成为中医药历史和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不惑”腰痛宁:四十风雨到百年基业

2016年1月9日,腰痛宁胶囊上市30周年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多个专题报告,全面展示了腰痛宁胶囊在经济性、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质量稳定性四个方面优势,质量控制技术和产品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在这次会上所说,腰痛宁胶囊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骨性关节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是一个在治疗风湿骨病领域具有临床优势的中药产品。

此时的腰痛宁胶囊,其实已经收获了国内外无数的荣誉,部级科技成果奖、河北省优秀新产品奖、中国中药名牌产品、中国中药保护品种,入选《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国家低价药品目录》和《中国药典》,产品遍销全国,远销东南亚,累计销售达百亿粒,单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在此背后,既有腰痛宁胶囊产品力的支撑,也是颈复康药业自2012年开始提出的“打造风湿骨病龙头企业”战略目标和“特色中药、绿色中药、文化中药”企业发展线路图的真实写照。

“特色中药是企业的筋骨,绿色中药是企业的品质,文化中药是企业的灵魂。”作为舵手的李沈明一方面以腰痛宁胶囊为企业拳头产品,持续提升工艺技术,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实现在风湿骨病中成药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将中医药优秀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融合,以公益、消费者为中心不断探索,投入数千万元成立腰痛宁公益基金会,开展腰痛宁圆梦行、521爱腰日等公益项目及活动。

2023年,从有效、安全、经济、应用、标准、科学六个维度进行审评,含金量极高的“100个基于评价证据的中药品种 (首批)”公布,腰痛宁胶囊不负众望,成功入选,再次印证了产品的硬实力。

2025年,腰痛宁胶囊走过四十年风雨,颈复康药业也迎来七十三年岁生日。四十不惑,相信腰痛宁胶囊的前路很长,未来的故事也会更加精彩,腰痛宁胶囊将会助力颈复康药业成就百年药企,实现基业长青。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