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名自称来自广州农商行的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他们被要求退还自2022年以来领取的节日津贴,即所谓的过节费,每人总计约1.4万元。这一要求并未通过书面形式通知,而是通过各分支行行长口头逐级传达。
据员工透露,银行方面要求他们首先返还2500元,余下的金额将会在未来的工资中分批扣除。有员工推测,这次退款可能与节日津贴的合规性问题有关。
对此,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尝试联系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电子邮件也暂未得到回复。此前,广州农商行在给媒体的回应中表示,已就此事向全行员工说明情况,并称绝大部分员工表示理解与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1998年9月成立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2006年11月完成统一法人体制改革后成立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9年12月11日经银监会批准正式开业,成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专注服务”三农”与城乡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总部位于广州。2017年6月,广州农商银行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广州农商行8月底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增长了9.41%,扭转了近三年来连续下滑的态势;然而净利润却未能同步增长,同比下滑11.21%,仅为15.10亿元,呈现出明显的“增收不增利”格局。
与此同时,该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截至报告期末,广州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42.19亿元,同期不良贷款率1.98%,较上年末上升0.32%。
更令人担忧的是,该行期末逾期贷款规模突破510亿元,较上年末激增190.2亿元,逾期贷款率升至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