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岁自闭症学生报到遭劝退,既不合法也不公平


自闭症学生,在上学当天被拒之门外,合理吗?

8 月 30 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迎来迎新,19 岁的李同学也在其中。现场填写报名表时,李同学因动作稍慢、书写潦草,引起工作人员注意。李父主动向老师解释:「我们孩子是自闭症,希望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但这样的陈述,得到的却是「劝退」。

图源:微博截图

校方随即将李家父母叫到一旁,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不招收孤独症学生,只招收肢体残疾和言语残疾学生。你们来是不可能学得下去的,状况会变得越来越差。」

最终,李同学被当场劝退,未能完成入学。

校方回应:担心对学校正常学生造成影响

关于这所学校的招生,从许多文件可以窥见一斑。

广东省残联在 2023 年及 2025 年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这所学校招生主要面向肢体残疾和言语残疾学生,要求具备较强的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

图源:参考资料 1~2

根据公开信息,这一项目自 2023 年启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旨在为残疾学生「打造个性化成长路径」,并配套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与专项奖学金等支持。已有多名残疾学生顺利入学。[3]

值得注意的是,招生条件中并没有排除自闭症。也就是说,只要自理能力达标,就有报名资格。

4 月 18 日,李同学通过广东省残联推荐,参加了由残联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联合组织的「2025 年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见面会暨入学测试」,与来自全省的 36 名残障学生一同接受笔试与面试考核。[1]

最终,李同学顺利通过选拔,成为 9 名正式录取者之一,并收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既然通过了正规的流程,凭什么不能入学?

面对争议,校方回应称,从前两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并未录取过自闭症学生。「面试老师没有注意到他是孤独症,也没有看到学生的残疾人证件信息。」

李父表示,残疾人证属于关键证件,在笔试、面试阶段,就已提供相关证件资料。残疾人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分别代表残疾类别、残疾等级。[3]

在李同学的残疾人证号上最后两位数字是 54。

后面两个数字,分别代表残疾类别(共有 7 个类别)、残疾等级(4 个等级,4 为最轻)。以李同学的为例,5 代表的是智力残疾,4 为最轻的等级。[3]

图源:参考资料 3

校方却宣称:「我们是在不知道他有孤独症的情况下,发出了录取通知书。」

9 月 9 日,校方进一步表示,学校确实没有接收孤独症学生这方面的专业师资,不具备这方面条件,录取后担心对学校正常学生造成影响。[3]

以「疾病」拒收,不公平也不合法

学校这样做,有依据吗?答案是没有。

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教授王岳教授表示,李同学通过了学校的笔试和面试,并收到了正式录取通知书,说明他符合学校的录取要求,校方的做法已经涉嫌教育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普通高级中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要求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拒绝招收的,当事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该学校招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

王岳教授进一步表示,校方以「担心对学校正常学生造成影响」为由拒绝接收,「在没有进行专业评估的情况下,这种担心缺乏事实依据,更多地是基于刻板印象而非实际考量。」

另外,北京天霜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永泉同样表示,目前以疾病为由,拒绝接收学生只应该包括两种情形:1、烈性严重传染病,可能造成区域性感染的;2、确有证据或诊断证明其不能完成学业的。

很显然,李同学的故事并非如此。

甚至,李同学还没有开始校园生活,且没有提到医疗机构对他有任何就学建议,没有证据证明他将会或者已经影响了课堂秩序。「以此为理由,与莫须有何异?显然是错误的论点。」张永泉表示。

张永泉认为,当前关于「不适宜在校学习」的标准过于模糊,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引,导致学校可能滥用裁量权。「学校的决定违反了行政法意义上的比例原则,扩大了自身的裁量空间,压缩的学生的入学权利,这来源于立法上的模糊地带,需要通过一系列案例进行弥补。」

其次,从医学的角度,拒收更是无稽之谈,甚至可以说是对患者群体的污名化。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类以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关键在于其功能水平、适应能力和个体差异。

该疾病是一个谱系,从高功能(如阿斯伯格)到伴有智力障碍的重度自闭症,表现差异极大,诊断标准来自 DSM-5 或 ICD-11,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独立生活、自主学习与情绪调节等基本能力,以及高校是否能提供合理便利和支持服务。[4]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自闭症话题,明确指出,应当发起一场全球性运动,从而转变公众态度并减少污名化。[5]

图源:参考资料 5

昨日晚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此前发布情况声明称,「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将商家长意见后,邀请专业机构对学生进行专业评估。如果评估认定学生具备入读我校相关专业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学校将尽快办理入学手续,充分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据悉,如果李同学没有通过专业评估,学校会积极推荐其前往其他合适的学校就读;如果学生及家属对此不太满意,也可能推荐其就业,「我们肯定会与家长协商一致,充分保障学生的权益。」

图源: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可我们都知道,在李同学的故事里,问题一直都不应该是他,而是教育体系本身。

王岳教授也坦言,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确实存在对不同类型残疾的区别对待,这反映的是当前特殊教育支持体系的不完善,「肢体残疾和心智障碍确有不同,但在受教育权利上应该是平等的。」

毕竟,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包容、赋能和创造机会。「教育系统应当成为发掘个人潜力的平台,而非阻碍。」

特别致谢:全国高等院校医事(卫生)法学教育联盟首任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王岳教授,北京天霜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张永泉

策划:iroka|监制:islay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k7hVvFBpU37mLD45KzGCAA

[2]https://jyzx.gddpf.org.cn/zypxfw/content/post_1121722.html

[3]https://mp.weixin.qq.com/s/bqEYzSrhzQ7hK_lpGIz4VQ

[4]Lord C, Elsabbagh M, Baird G, Veenstra-Vanderweele J.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Lancet. 2018;392(10146):508-520.

[5]https://www.who.int/zh/news-room/commentaries/detail/loneliness-and-isolation-the-hidden-threat-to-global-health-we-can-no-longer-ignore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