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身披铠甲的方方
在一向讲究“青春”“颜值”“甜美笑容”的航空圈里,春秋航空又出奇招了。
近期,这家连机上矿泉水都要单独收费、董事长还坚持坐经济舱的“抠门航司”,在兰州高调宣布启动“空嫂专项招聘”——面向已婚已育女性开放乘务员岗位,年龄放宽至40岁。

▲春秋航空的招聘公告/ 来源:春秋航空官网
消息一出,网友立刻炸锅。有人调侃“春秋终于良心发现”,也有人怀疑“这不会又是打着温情旗号省钱吧?”毕竟,这家公司以“节俭”闻名,全机经济舱、不送餐饮的操作早已深入人心。可偏偏这样一位“抠门王者”,如今忽然对“姐姐辈”女性格外热情,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若细看,春秋航空并没有突然转性,而是延续了它一贯的经营哲学——会省钱,也会赚钱。
1.
春秋航空卷出新画风,40岁空嫂成“香饽饽” ?
在中国的航空圈里,空乘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青春饭”。
各大航司的招聘启事几乎清一色地写着“18至25岁”,能放宽到30岁就已经算“业界清流”,而首都航空那条“乘务长可放宽至35岁”的招聘,甚至都能上热搜。

▲首都航空(海航)招聘公告
结果,春秋航空这次招聘反其道而行,消息一出,立刻引爆网络讨论。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包容与进步;也有人质疑,是不是又在蹭“情绪红利”。但不管怎么看,春秋这波确实玩出了新花样——当整个行业还在卷颜值、卷青春时,它偏偏要卷“人生经历”。
其实,这是春秋航空在时隔12年后,再次招聘空嫂,而对于这一次招聘,春秋航空的招聘负责人给出的解释也相当朴实:“空嫂亲和力强、经验丰富,服务儿童、安抚乘客情绪都有天然优势。”这话听起来平平无奇,却正中要害。毕竟在真实的航班上,考验空乘的往往不是笑容角度,也不是颜值滤镜,而是在突发状况时,谁能稳得住场、安抚好乘客。
春秋这一招,既不走青春滤镜那一套,也不玩情怀煽情,而是用一种“务实的人情味”,把“专业”重新拉回了航空服务的核心。
更关键的是乘客需求变了。过去大家追求“空姐漂亮”,现在更在意 “机舱舒服”——这舒服不是餐点多么精致或座椅多宽敞,而是被理解、被照顾的温度。年轻空姐说“请您稍等”,成熟空嫂笑说“别急,一会儿就好”,前者礼貌,后者让人心里放松。
不少网友认为“空乘并非就得年轻漂亮,春秋航空此次招空嫂系一次‘进步’,不仅打破了航空业的‘青春滤镜’,也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有的网友留言更真实:“孩子大了,我也想重新出发”“多点阿姨乘务员,哭闹的孩子说不定能被哄安静”。这说明,“40 岁空嫂”不仅不突兀,还能带来安心感。此前某航司将1岁哭闹幼童带入飞机厕所教育一事还历历在目,要是当时有位懂娃的空嫂在,说不定几句温柔话、一个小妙招,就安抚住了宝宝的情绪。
而从社会角度看,这条招聘直击全网“35 岁焦虑”。
很多行业里,35岁是隐形分界线,女性容易被贴上 “职场边缘化” 标签。春秋主动打破这条线,用行动告诉你:“成熟不是包袱,是资产”。
这正是春秋一贯风格:别人挤一条路,它偏要另辟蹊径。过去十年,航司们在制服、妆容、培训上比拼,连口红色号都“统一标准”,服务体验却越来越像复制粘贴。春秋反其道而行,不卷年轻不卷颜值,只追自然交流。
说到底,春秋“招空嫂” 核心是 “招心”。它重新定义了 “适合做空乘的人”,让 “青春饭” 有了新“吃法”:
不靠颜值抢舞台,而是靠经验赢口碑。
不过,懂春秋的人知道,它的每项举措背后都有账本。这场看似暖心的“职场平权实验”,藏着春秋精打细算的逻辑。
2.
低成本+高情商:表面“暖心”,背后是算盘在响
对这家被网友称作“抠门界天花板”的航司来说,最重要的原则只有一个——每一分钱都得花得值。而这场招聘,从人力到服务再到市场布局,环环相扣,既能省,又能省得漂亮。
先聊聊人力成本。培训空乘不是闹着玩的:体能、安保、应急、礼仪,光基础课程就要好几万,还得消耗大量时间和师资。对别人来说,这叫固定开销;对春秋来说,这叫“优化投资”。
年轻空姐流动率高得吓人:有人飞两年就结婚消失,有人嫌累改行做博主,还有人考研、回老家……培训的钱,一眨眼就打了水漂。但 40 岁已婚已育女性,人生阶段稳得住,很少说走就走。对春秋来说,这意味着培训投入能摊得久、用得值。再加上这些“空嫂”们生活自律、简单,责任感爆棚,管理成本自然降低。

▲空姐辞职缩影
再说服务效能。春秋招聘负责人提到的“空嫂亲和力、应变能力强”,可不是客套话,而是经营层面的精准判断。生活经验丰富的“空嫂”,自带实战沟通力:孩子哭了能边哄边化解尴尬,航班延误不会机械重复“请耐心等待”,而是用温柔语气安抚情绪。她们就是机舱里的“稳定器”。
这种“情绪价值”,在账本上全是实实在在的省钱:航班投诉少了,舆情处理、客户补偿等“隐形支出”也跟着降;突发情况能稳住,延误赔付风险也低。一位乘客从不满变点赞,对航司来说,不只是口碑提升,更是潜在营销成本的节省。春秋早就明白,一位好空乘,顶十条广告。
市场布局方面,这次“空嫂专项招聘”也不是撒网式:重点锁定兰州和上海两个基地—— 这背后是航线算盘在响。
兰州是春秋近年重点发展的枢纽,2025—2026 年新航季要开兰州—和田、兰州—河内、兰州—清迈三条新航线。这些航线的主力乘客多是家庭出行和休闲游客。空嫂的生活经验让服务更贴近真实场景:孩子哭闹时如何安抚,老人晕机时如何处理,这比任何“标准话术”都更有效。对于这类旅客来说,“有人情味的服务”更易赢得他们的满意度。

▲春秋航空兰州进出港航线时刻表
这就是春秋的惯用逻辑:用人做营销,用体验省广告。“空嫂”成航班亮点,社交媒体自发讨论,网友聊“40 岁还能飞”的故事,比广告更有传播力。春秋靠一场招聘,顺便完成品牌包装,算盘打得精准。
其实春秋的“抠门”早已成体系。成立二十年,它的节省方式堪称教科书级。
比如机型管理。别家航司机型杂乱:空客、波音、国产机混飞,维修、培训、备件烧钱烧到心痛。春秋却“单线作战”:全是空客 A320 系列。好处显而易见:维修人员只需掌握一套技术,培训时间短效率高;零部件批量采购便宜;飞行员换机不必重新考核,省钱又省心。一套标准化操作下来,一年能省上千万。
再说机舱布局。别家 A320 装 160 个座位,春秋硬是塞到 186 个,全经济舱布局拉满空间利用率。每多一个座位,就是多一份收入;每次满员起飞,都是利润叠加。更夸张的是,春秋飞机日均飞行 9.74 小时,比行业平均多 40 分钟,旺季甚至能到 11 小时 —— 别家飞机在地面晒太阳,春秋的还在天上跑,效率感满满,名副其实“卷王”。

▲改造后的春秋航空机舱
服务收费上,春秋更“精明”:托运行李按公斤收费,选靠窗加钱,餐食单买,退改签另算。别人说它抠,春秋说“透明”:要服务就买,想省钱只买机票,想舒适就加价。结果是 ——消费者觉得自由,公司多了好几条收入线。
回到“空嫂专项招聘”,就是这套精算思维的延伸。春秋用经验丰富、情绪稳定的成熟空乘,换高服务口碑、低运营风险、稳团队结构。一边降本,一边提效,还顺带打了一场漂亮的品牌仗。
表面是“姐姐回归职场”的故事,背后是春秋精准的商业策略。它把“人情温度”变成“成本控制”,把“社会话题”变成“品牌升级”。
也正因为会算账,春秋在行业普遍亏损时,还能稳稳赚钱。
3.别再追小鲜肉空姐了,40岁姐姐才是航班真香定律
这套精打细算的玩法,从财报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2025 年上半年,三大航的日子有点惨:国航亏了 18 亿,南航和东航也各亏十来亿。而春秋航空呢?营收 103.04 亿元,净利润 11.69 亿元,稳稳坐在 A 股最赚钱航司的位置。

▲2025年上半年四大航司财务数据
运营数据进一步说明问题:上半年春秋旅客周转量比去年增长 8.5%,客座率高达 90.5%,比国航的 80.7%高出一大截;9 月旅客周转量同比暴涨 22.87%,几乎成了行业的“独苗”。这种稳健又高效的表现,让人忍不住把它比作航空界的“胖东来”——两者都跳出了“成本换体验”“溢价买服务”的老套路,用巧劲把性价比玩成品牌护城河。

▲2025年上半年部分航司客座率变化/ 来源:新华财经、面包财经
更值得行业借鉴的,是春秋打破了“服务升级必须烧钱”的迷信。其它航司动辄在餐食、贵宾厅上花掉数十亿,但旅客未必买账;春秋却用“小成本大效果”的操作刷新了认知:先是让空姐全程穿平底鞋,既降低了乘务员受伤风险,又显得人性化,再靠“空嫂”调整服务气质,甚至联动游戏 IP 做创新,花小钱就消解了廉航“体验差”的刻板印象。这和胖东来“细节服务”的逻辑异曲同工——不是靠豪华配置打动人心,而是靠懂用户来拉近距离。
站在行业发展的维度看,春秋的实践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低成本航空的增长空间。目前中国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仅 12.9%,远低于美国 29%,而“十四五”规划目标要冲刺 25% 以上,这意味着巨大的增量市场。春秋已经用数据证明,廉航完全可以摆脱“低端”标签:9 月旅客周转量同比暴涨 22.87%,成为行业“独苗”,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最有说服力。随着 C919 上线、燃油成本下降,这套“高效率 + 有温度”的模式只会更有竞争力。
归根结底,春秋和胖东来的成功逻辑一致:不搞行业内卷的“军备竞赛”,而是回归用户核心——胖东来让顾客“花钱舒心”,春秋让乘客“省钱甘心”。当其他航司还在纠结“要不要取消免费餐”“怎么打价格战”时,春秋已经靠“算得精、做得暖”稳稳站住脚跟。未来的竞争,不是比座椅多宽、餐食多好,而是比谁更懂效率、谁更懂人心。在理性消费时代,“值不值”永远比“贵不贵”更能留住用户。
从“抠门王者”到“温度航司”,春秋依旧是那个精明到骨子里的公司,它让行业明白:升级服务不一定要烧钱,把钱花在用户最在意的地方,用心设计每一个细节,既能省成本,又能增口碑,同时,这一次也让大家看到——“抠门”,也可以很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