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关店645家,上市就变脸?揭秘沪上阿姨财报下的加盟商之困


“6月份门店月流水23.5万元,实收只有12万,利润不到1万元。”

加盟商蒋元面对账单感到无比困惑。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品牌方强制要求他按照流水的35%订货,不管实际需要多少。

在沪上阿姨上市后,许多加盟商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一位加盟商表示:“上市之后,促销活动满天飞。像抖音促销的主打产品杨枝甘露,售价12元,成本就要9.5元,那我还赚什么呢?”

01

2025年5月8日,沪上阿姨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股价报190.6港元/股,高开超68%,市值一度突破200亿港元。这家从北方市场起步的茶饮品牌,迎来了其成立12年来的高光时刻。

然而,仅仅三个月后,这份光鲜就被其上市后的首份财报蒙上阴影。截至10月20日收盘,沪上阿姨股价报收107.20港元,已经跌破113.12港元的发行价

表面上看,2025年上半年沪上阿姨营收18.18亿元,同比增长9.7%;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0.9%。但在这份看似稳健的增长背后,隐藏着更为严峻的结构性问题。

与行业内其他头部企业对比,沪上阿姨的盈利能力明显落后。2025年上半年,古茗的净利率为28.72%,而沪上阿姨仅为11.16%。同样在茶饮赛道,同样的商业模式,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差距?

问题的答案藏在沪上阿姨与加盟商关系的微妙变化中。多位加盟商表示,沪上阿姨上市后态度“变脸”,从曾经的合作共赢转向了短期业绩导向。

02

早在2023年4月,沪上阿姨创始人单卫钧就提出了“万店计划”,力争签约门店数量达到10000家。两年多过去了,沪上阿姨仍在万店门口徘徊。

截至2025年上半年,沪上阿姨门店总量为9436家,距离万店目标尚有564家的差距。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扩张动力明显不足——上半年仅净新增260家门店,这一数据与往年相比大幅下滑。

从历史数据看,2022年和2023年,沪上阿姨新增门店分别为1531家、2482家。即使在扩张已经放缓的2024年,新增门店也有1387家。而2025年上半年仅净增260家,增速断崖式下跌。

对比同行,沪上阿姨的扩张乏力更为明显。古茗上半年新增1265家门店,总量达到11179家;蜜雪集团更是半年新增6535家门店,全球门店总数突破53014家。在“以规模论英雄”的茶饮赛道上,沪上阿姨已远远落后。

关店数量急剧增加是另一个危险信号。2025年上半年,沪上阿姨关闭了645家加盟店,闭店率达到7.05%,远高于古茗(3.08%)和蜜雪冰城(2.55%)。这意味着扩张不仅放缓,现有门店的稳定性也出现严重问题。

03

“强制按流水的34%-35%订货,不管我们用不用得完。”华东地区加盟商林强表示,“店里的货都已经放不下,但公司还要我订货。不订货就各种找理由罚款。罚款不交,就锁收银机。”

这种强势做法在沪上阿姨上市后变得普遍。多位加盟商反映,公司要求他们按照流水的一定比例强制订货,导致经营成本大幅增加。

促销活动过多过频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华南地区加盟商黄彤指出,沪上阿姨频繁推出“第二杯半价”“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导致实收只有门店流水的60%-65%。

物料成本高企更是雪上加霜。加盟商蒋元透露,沪上阿姨的包材类价格高于其他品牌约30%,食材类高25%-30%。高额物料成本加上频繁促销,使得许多门店流水可观却利润微薄。

“我原本有5家店,已经关了1家,另外还有1家店准备要续约。正常是续一年,现在品牌方找各种借口,只给我续3个月。”林强的经历并非个案。加盟商与品牌方的信任关系出现严重裂痕

04

沪上阿姨的单店每日平均GMV呈现持续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其每间门店每日的平均GMV从4109元、4270元降至3753元

更深入的分析显示,不同经营时长的门店GMV均出现下降。开业少于1年的门店从4016元降至3239元;1-2年门店从4267元降至3621元;2-3年门店由4537元下降到3896元。这表明盈利能力下降是系统性问题,而非个别门店经营不善。

2024年,沪上阿姨平均单店GMV同比下降12.1%。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沪上阿姨未披露单店日均GMV数据,这一反常举动引发市场猜测。

与行业对比,沪上阿姨的单店月均收入为3.26万元,同比下跌4.40%,是主流品牌中最低的。同期,古茗单店月均收入为8.95万元,蜜雪冰城为4.98万元。沪上阿姨的加盟商在行业内面临更为严峻的盈利挑战。

05

沪上阿姨将战略重点放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截至2025年6月,其在这些城市的门店占比已达51.1%

公司在其半年报中明确表示:“我们十分重视三线及以下城市,并于门店覆盖率及供应链网络等方面具备优势。”

然而,这一战略面临巨大挑战。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沪上阿姨的定价无法与蜜雪冰城的极致性价比竞争。同时,在这些市场,沪上阿姨又缺乏喜茶、霸王茶姬的“社交属性”,难以吸引年轻群体。

区域布局失衡问题也值得关注。2024年,尽管沪上阿姨在新一线城市的店铺数量从1742间增至1896间,但来自新一线城市的收入却由8.02亿元减少至6.77亿元。这意味着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门店效益正在下滑。

沪上阿姨试图通过多品牌战略破局,推出了“茶瀑布”主打2至12元价格带,以及“沪咖”切入咖啡赛道。然而,这些新品牌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仍需市场检验。

06

目前,中国茶饮行业已进入“从春秋时期步入战国”的阶段。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5日,全国奶茶饮品门店总数42.9万家,近一年新开11.6万家,负增长3.4万家,这意味着共有15万家奶茶店退出市场

在这个存量化竞争阶段,优质加盟商成为稀缺资源。餐宝典研究院院长汪洪栋指出:“在茶饮品牌贴身肉搏、内卷加剧的当下,优质的加盟商已经不够用了。而加盟商能持续盈利恰恰是茶饮品牌在赛道中拉长生命周期的关键。”

沪上阿姨的供应链能力也面临考验。截至2024年6月末,沪上阿姨拥有12个大仓储物流基地、4个设备仓库、8个新鲜农产品和16个前置冷链仓库。但其中3个大仓储物流基地以及全部16个前置冷链仓库均为独立第三方运营

这与蜜雪冰城建立起的强大自营供应链体系形成对比,也限制了沪上阿姨对成本的控制能力。

上市后的业绩压力使得沪上阿姨不得不采取短期策略。2025年7月,公司取消了14.98万元的开店补贴;9月,又将加盟费减免从2万元降至1.5万元。这些收紧政策可能进一步影响其对潜在加盟商的吸引力。

///

加盟商林强已经关闭了5家门店中的1家,另一家的续约期被品牌方缩短到只有3个月。他站在堆满未使用物料的仓库前,无奈地说道:“店里的货都已经放不下,但公司还要我订货,不管我用不用得完。”

沪上阿姨的股吧里,充斥着投资者的抱怨。而资本市场是一把双刃剑,能把沪上阿姨推上港股通,也能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时选择“用脚投票”。

加盟商能持续盈利是茶饮品牌在赛道中拉长生命周期的关键。在15万家奶茶店退出市场的行业洗牌期,沪上阿姨需要找到与加盟商的共赢之道,否则不仅“万店计划”可能沦为泡影,其在茶饮江湖中的地位也将更加尴尬。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