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汽车,难道能比小米汽车还火?


作者: 枫叶

来源:正商参阅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京东汽车,悄然而至。

10万级“国民好车”,核心数据业已曝光,搭配新国标“机械式半隐藏安全门把手”,无惧撞击断电,车圈又沸腾了。

还未上市,京东汽车就引发了行业震动,车友的广泛关注。

上一家“车未发牌先火”的,还是小米汽车。

两家车企有着不少类似之处,都是成名已久的巨头,品牌早已深入人心,但又都算是“行业新手”,不同的是小米汽车正在接受行业考验,而京东汽车刚刚下场。

不汽车,非巨头,车圈从不缺大佬,更不缺优秀的品牌,缺的是日积月累的底蕴和沉淀,还有“安全为基”的初衷。

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汽车行业风云变幻,一个动了行业一大块蛋糕的“新人”,遭受了流量“反噬”,被各方势力“口诛笔伐”,负面舆论铺天盖地。

京东恰好也是“造车新人”,流量也是杠杠的,如今下场后,会不会比小米汽车还火呢?

01

京东杀入汽车行业,造的车核心数据曝光了!

京东前不久重磅推出的“国民好车”,在车辆预约页面悄然更新了部分数据信息,主要以车身制造工艺及数据为主。

据悉,车身结构方面,其采用高强度笼式设计,高强度钢占比超70%,正面立体防护框架使车身抗冲击性提升18%;侧面配备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采用与特斯拉Cybertruck同源技术,并搭配新国标机械式半隐藏安全门把手,号称“无惧撞击断电”

性能层面,车辆整备质量超同级车型300kg,轮距宽于同级水平45mm、胎宽多出10mm,120km/h 高速路段变道稳如磐石,麋鹿测试 75km/h 以上,动态表现扎实。

可以看出,2025车企决赛圈”终点将近,车企不再“卷”价格,而是选择在技术层面一较高下,安全也正式成为下场造车的前提。

百年大变局下,汽车行业迎来巨变,电动智能化成为趋势,行业新老玩家争相参与,雷军、李彦宏等互联网大佬们纷纷扎进跨界造车的浪潮,渴望抓住这个向上攀升的渠道。

就在大家都以为,牌桌上的玩家已经足够多,甚至需要开始清理一部分出去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京东,选择在此时下场。

前不久,京东重磅宣布联合宁德时代、广汽共同推出一款“国民好车”。新车将于双 11 期间正式发布,并于京东平台开启独家销售。

看轮廓,这款国民好车应该是5座小型轿车,续航里程在401-600公里之间,不少同行预估定价约在10万-12万元之间。

京东与用户的互动不止于此,用户还可以参与汽车定制的互动,通过对价格、外观、性能、电池等汽车配置的选择,打造出一辆契合个人需求又买得起的汽车。

是不是对这样的操作很熟悉,没错,某爆火的新能源车品牌当初就是把这个观点发挥到了极致,再结合独特的制作技术,成功打穿了消费者。

京东闷声干大事,刘强东此举可能会吓雷军一跳,两者有着太多相似之处,京东汽车还打上了“国民好车”这样响亮的标签,貌似要用性价比杀招给市场带来震撼,“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可能真的要来了!

02

本质上来讲,之所以每个人都觊觎造车,看重的是其背后庞大的蓝海市场,以及新业务对旧业务的反哺与带动。

在卖车这件事上,京东是认真的。

首先明确一点,京东不造车,京东也不会亲身下场造车的,但这并不妨碍京东进军汽车行业,参与的方式有很多,华为应该是最成功的“汽车参与者”,京东这次又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京东与宁德时代、广汽的这次“国民好车”合作属于发挥各自优势:广汽主导整车智能制造,宁德时代提供先进的电池技术及其创新的“巧克力”换电生态,京东则依托其庞大的用户洞察力和覆盖“买、配、养、用、换”的全渠道汽车消费服务平台角色。

说白了,就是广汽出工厂和技术,宁德时代出电池和续航服务,京东负责“销售和服务”,三者的“强强联合”也和当下车圈的风向一致,当单一力量无法在市场中突围时,“合纵连横”也许会成为更好的选择,合作才是补齐短板的最快方式。

毫无疑问,京东此时入局,显然不是要造一辆车,而是试图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重构汽车消费链条,而京东汽车正在尝试革新汽车消费模式,也震惊了行业。

都说杀死行业的都是外来者,目前汽车行业作为全球第一大产业肯定是“杀不死的”,但“搅局者”从来没有少过。

只是,估计谁也没想到,对车圈老玩家的降维打击,居然是京东给的。

03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对汽车领域的布局并非一时兴起。

从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到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再到2023年事业部正式独立,又在2024年聚焦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业务,最后2025年宣布下场参与“造车”,一切显得如此地“水到渠成”。

近两年,京东汽车业务发展迅猛,与东风本田、北京现代、比亚迪等多个汽车品牌达成战略合作。京东在物流领域的无人驾驶技术也在同步推进。

天眼查App显示,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多枚“京东汽车”“京东汽车 JD AUTO”“京东汽车CAR.JD.COM”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科学仪器、广告销售等,当前部分商标已注册成功。

可以发现,经过七年发展,京东已构建覆盖车主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

自宣布推出新车以来,京东汽车背后的动作也不少。

10月15日晚间,京东宣布与宁德时代、长安汽车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将建立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官方直销渠道,共同推广车电分离用车模式和巧克力换电整车销售。此外,双方还将拓展在钠电等新一代产品方面的合作,以及深化城配物流车辆电动化,推进重卡换电创新产品应用等,依托“京东养车”全国服务网络开展电池后市场业务合作。

与长安汽车的合作则更为全面,双方将继续推进长安的乘用车、摩托车、车辆生态产品及维修零配件的全渠道营销,协助长安构建完善的线下服务网络。双方将共同探讨城市智慧物流车辆等智能硬件与智能运营系统建设,联合开展新能源无人智能化车型的设计与开发、生产,共建全场景、多层级、模块化的汽车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等。

10月16日,京东在招聘平台发布的多个汽车相关岗位招聘曝光,其中,汽车零售事业部算法岗、汽车行业采销负责人年薪均过百万。

刘强东对员工“称兄道弟”,向来大方,如今开始高薪抢“汽车人”,明显是想重度参与时下最喷涌的风口——汽车行业。

04

也许汽车行业,才是刘强东寻找的“第二增长曲线”

京东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期内营收达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但从利润层面来看,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仅有62亿元,同比下降51%,2024年第二季度这一数据为126亿元。

进军汽车行业对京东来说意义重大,即完善了自我消费链条,又寻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复刻赛力斯的增长神话。

赛力斯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净利润59.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42.72%,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6.21%,成为核心盈利增长点。

比亚迪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

看看比亚迪、赛力斯,都是在国产汽车大繁荣之下,迸发出了绚丽的色彩。

9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4%和12.9%,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汽车产销历史同期首次超过300万辆,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

2025年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随着京东“国民好车”于11月9日的正式发布,科技巨头与传统车企的深度融合模式将迎来市场检验。

不过,在汽车行业严重“卷”的今天,汽车市场的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挤满了新老玩家,战场硝烟弥漫之下,京东汽车能像小米汽车一样突出重围吗?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