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年中分红哪家强?17家分红近80亿,分红率最高近36%


10月以来,上市券商年中分红进入密集公告期。

截至10月21日,已有17家上市券商发布年中分红公告,累计分红金额达79.49亿元,为投资者送上“中期红包”。

从分红情况看,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分红总额上,头部券商优势明显,国泰海通以26.27亿元居首,占17家券商总分红额的33.05%;招商证券、东方证券构成第二梯队,分红均超10亿元;其余多数券商分红低于5亿元。每股派息方面,国泰海通以0.15元/股领先,东吴证券虽分红总额不及部分头部券商,但0.138元/股的派息高于招商、东方证券。

从全年维度,2025年上市券商累计公告分红已突破4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现金分红率排序颠覆规模排序,东吴证券以35.50%登顶,红塔证券、山西证券紧随其后,而部分头部券商分红率处于中游。

券商上半年盈利的高增长为分红提供了坚实财务基础,2025年券商上半年业绩普遍增长,42家上市券商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30.8%、65.1%,为分红提供支撑,卖方研究认为券商板块迎来战略配置机会。

中期分红总额头部集中,国泰海通以26亿分红居首

从分红总额维度看,头部券商的领跑优势依然显著。17家券商中,国泰海通以26.27亿元的分红金额稳居第一,这一金额占17家券商总分红额的33.05%。高额分红背后,是175.14亿股的庞大基准股本,叠加0.15元/股的每股派息,形成了行业内“规模+单价”双高格局。

招商证券与东方证券两家券商分红总额均突破10亿元。其中,招商证券分红10.35亿元,东方证券分红10.12亿元,两者合计占比25.75%。方正证券与东吴证券则构成第三梯队,分红金额分别为5.02亿元、6.86亿元,其余12家券商分红金额均低于5亿元,西部证券、中原证券、第一创业等3家券商分红金额不足5000万元。

从每股派息(税前)来看,高单价派息券商集中在头部及部分中型机构。国泰海通以0.15元/股的派息额居首,东吴证券以0.138元/股紧随其后,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分别以0.12元/股、0.119元/股、0.1元/股跻身前五。值得注意的是,东吴证券虽分红总额不及招商、东方,但每股派息高于后两者,也为其高分红率奠定了基础。

image

全年分红同比增4%,分红率颠覆规模排序

从全年维度看,2025年上市券商分红规模持续增长。截至10月21日,上市券商累计公告分红49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74亿元增长4%,反映出行业盈利的稳健增长。

若以现金分红率(中期分红总额/2025年6月30日归母净利润)为核心指标,行业排名则呈现颠覆性变化。这一指标也是券商年度分类评价的重要专项指标,其评价核心并非“分红总额”,而是券商将净利润转化为股东回报的比例,更能反映分红的“含金量”,也促使部分盈利规模较小但盈利质量较高的券商,通过高分红率提升行业评级竞争力。

image

现金分红率角度来看,17家券商中,东吴证券以35.50%的分红率登顶,成为今年年中分红的“最大黑马”。其6.86亿元的中期分红总额,对应19.32亿元的中期归母净利润,每100元净利润中有35.5元用于回馈股东。

红塔证券与山西证券分别以35.16%、34.25%的分红率位列第二、第三,东兴证券、南京证券分红率也均超过29%,这5家券商构成了高分红率阵营,均为中型券商。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分红总额较高的头部券商,分红率反而处于中游。例如,分红总额第一的国泰海通,分红率为16.69%;分红总额第二的招商证券,分红率为19.96%;广发证券虽分红7.61亿元,分红率11.76%。西部证券、第一创业分红率分别为5.69%、8.66%,在17家券商中排名较低。

从数据分布来看,分红率超30%的有4家,20%-30%的有3家,10%-20%的有5家,10%以下的有5家。其中,东吴、红塔、山西3家券商分红率超34%,为中小型券商如何通过高分红吸引投资者提供了参考路径。

盈利韧性为分红提供支撑,券商板块具备战略配置机会

券商分红能力的本质是盈利质量的直接映射,2025年行业业绩的全面回暖构成高分红的基石。资本市场交投活跃与业务结构优化形成双重驱动力,券商上半年盈利的高增长为分红提供了坚实财务基础。

从数据上来看,2025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30.8%、+65.1%至2519亿元、1041亿元。国泰海通相关研究指出,预计2025Q1-3上市券商业绩较高基数下保持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58.63%。2025年以来市场行情和交易活跃度改善,经纪和投资业绩增长驱动整体业绩增长。

华泰研究指出,随着资本市场扩容和活跃度提升,券商各业务线正迈上新的发展台阶,券商板块正迎来重要的战略配置机会。目前A股市值已突破100万亿元,位居全球前列,为券商业务的增长提供广阔空间。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前三季度全A日均成交额同比+107%,两融余额屡创新高。投行正进入修复期,前三季度A股/港股股权融资规模同比+84%/+251%。投资业务有望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预计在当前市场趋势下,市场交投和各类业务将保持良好水平,从而支撑券商业绩的持续性。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