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1400万,嘎子谢孟伟摊上事了


22年前,《小兵张嘎》火遍全国,那个在白洋淀里机灵捣蛋、敢打鬼子的“嘎子”,成了无数人的童年记忆。

22年后,这个曾靠正义勇敢圈粉的童星谢孟伟,却一次次因为负面新闻而冲上热搜。

前阵子他穿警服直播被行政拘留、账号被封禁的事儿还没降温,新的惊雷又炸了:

10月14日据媒体报道,谢孟伟名下新增两条被执行人信息,其累计被执行金额已经超过1400万元,同时还被限制高消费。

▲图源:企查查

从国民童星到失信被执行人,嘎子人生的急转直下,让网友们唏嘘不已。

更戏剧的是,就在半个月前,他还在视频里高喊着:“我回来了。”

只是这次回来,他等来的不是掌声,而是一场更彻底的塌房。

警服直播翻车

9月10日,云南耿马的一个电影拍摄基地里,谢孟伟在拍摄电影《缉毒风暴》的间隙开了一场直播。

他穿着一身带有警用标志的制服,肩章、臂章一应俱全,对着镜头推销一款充电宝和随身WiFi二合一的产品。

▲图源:微博

当网友质疑“穿警服带货是否合适”时,他神态轻松、信誓旦旦地回应道:

“嘎子卖货能出问题?我能穿这身衣服?都是要政审的!”

而这句话,成了击倒他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千里之外,一位辽宁网友直接向云南警方举报。几小时后,警方介入。

9月17日,耿马县公安局发布通报:谢某某(男,36岁)因身着警服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行政拘留七日。

▲图源:云南警方官方微信公众号

那一刻,“嘎子哥”变成了新闻通报里的“谢某某”,让网友的童年滤镜碎了一地。

紧接着,他拥有1116万粉丝的快手账号被封禁,抖音账号也一度异常,粉丝量暴跌。

网友一句“穿警服带货时有多狂,封号行拘时就有多惨”,戳中了流量狂欢的荒诞本质。

然而,事件并未因拘留结束而画上句号。

他参与主演的电影《缉毒风暴》紧急换人重拍,出品人坦言工程量很大;待播的14部影视剧将面临删减或停播风险。

10月初,谢孟伟在抖音发布视频称“我回来了”,除了向所有观众道歉,还宣布暂停直播并解散团队。

但细心的网友却发现,其代理公司同步将祝福视频报价从1300元涨至2000元,被视为“违法镀金”。

▲图源:微博@齐鲁晚报

从童星到主播:信任的崩塌之路

这不是谢孟伟第一次塌房,也不是第一次道歉。

但每次道歉后,他都能迅速复出,然后继续在带货的路上“复盘式翻车”。

2020年,他因售卖贴牌酒陷入“假酒风波”,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其直播间销售的“茅台”“五粮液”包装与正品高度相似但价格远低,存在误导消费者之嫌。

演员潘长江在连线中劝他“网上的东西虚拟,你把握不住”,却没想到自己后来也投身卖酒,造就了“潘嘎之交”的网络名梗。

▲图源:小红书@狗不狸奶牛

假酒风波未平,手机争议又起。

2023年,谢孟伟宣称原价8999元的手机在直播间只卖1999元,却被网友发现其他平台售价仅为1880元;

今年八月,他销售的699元酷派手机被“反诈老陈”质疑配置造假,虽然最终确认为正品,却再度引发信任危机。

一次次道歉,又一次次重演。

去年底,谢孟伟在直播间痛哭流涕、自扇耳光,坦言“卖酒败光路人缘”;但风波过后,他依然在争议中继续带货,用情怀换流量。

▲图源:小红书

据统计,近30天谢孟伟直播19场,其中8场带货,销售额仅在2.5-5万元之间。

这种“卖惨-道歉-再翻车”的循环,似乎已经让消费者彻底失去了耐心。

谢孟伟的执迷,或许并非是无知,而是一种流量时代的惯性。

“黑红也是红”,“被骂也有热度”……在算法的裹挟下,负面新闻同样也能变现。

而谢孟伟也逐渐成了这种逻辑的牺牲品:流量让他尝到了甜头,也让他失去了理智。

但他似乎忘了观众的记忆不是提款机,童年的情怀也不是免死金牌。

如今看来,潘长江劝他的话,比任何警句都准。

当信任变成买卖

为什么谢孟伟会一次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究其根本,是他过度依赖“嘎子”光环,忽视了公众人物应有的底线。

1989年出生的谢孟伟,因2003年《小兵张嘎》中的“张嘎”一角深入人心,实现了“角色名取代本名”的罕见成就。

但此后他的演艺之路高开低走,《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豆饼”成了他最后一个被记住的角色。

转型直播带货后,他紧紧抱着“嘎子”人设,打造“嘎家军”粉丝群体,在情怀滤镜下收割流量。

殊不知,情怀也是极易耗尽的资源。

从一个代表正义勇敢的银幕形象,到一个屡陷舆论漩涡的主播,谢孟伟的转变几乎浓缩了流量时代的荒诞样本。

他身上的每一场事故,都映照着公众人物最该明白的两个字:分寸。

穿警服,是触碰法律底线;虚假宣传,是突破商业底线;反复卖惨、消费情怀,则是掏空公众的情感底线。

▲图源:微博@现代快报

对此中青评论指出,“国民童星”的标签不是肆意消耗的资本,反而是约束言行的紧箍咒。

谢孟伟的遭遇,是整个直播行业野蛮生长的缩影。

从小杨哥因虚假宣传被罚,到李佳琦因言论翻车,再到户晨风因宣扬极端观点被封,无数案例证明:流量至上思维终将被反噬。

直播电商本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粉丝因喜爱而产生信任,因信任而愿意消费。

▲图源:抖音

但当主播把支持者当成“提款机”、忽视品控、挑战法律时,塌房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今年六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网信办起草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直播不是法外之地。

塌的是他,也是一代人的幻觉

童年的嘎子,是网友心中最勇敢的小战士;如今的嘎子,却是只剩下流量的囚徒。

从14岁爆红到36岁行拘,他的人生仿佛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虽然公众人物的塌房早已见怪不怪,但这一次人们心疼的并不是谢孟伟本人,而是被他拖下水的那个“嘎子”——一个本该永远纯粹的少年。

据悉,谢孟伟的1400万债务并不包括影视违约金和商业代言停滞带来的隐性损失。

▲图源:微博@新浪新闻

至此,一个曾经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最终因漠视规则而付出了惨痛代价。

此处用一句话作为这场闹剧的注脚:

警服不是流量的背景板,公权力不容消费,信任更不是永动机。

互联网时代,流量来得快、去得更快,唯有守住底线、恪守初心,才是长久之道。

而那个在白洋淀里横行的“嘎子”,终究没能在互联网的深水里把握住自己。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