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上市关键时刻,丰巢创始人徐育斌提前“离场”


雷达财经出品 文|彭程 编|孟帅

“快递柜一哥”丰巢尚未成功叩开港交所大门,身为公司掌门人的创始人却被曝提前“离场”。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丰巢创始人兼CEO徐育斌已正式提出辞职。在公司冲击上市的关键节点,这一人事变动迅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截至目前,丰巢方面暂未就徐育斌辞职消息及继任者安排进行回应。

雷达财经了解到,徐育斌的创业故事,堪称快递小哥”逆袭”的典范。在创办丰巢前,他曾在顺丰多个部门任职,其从基层快递员起步,逐步积累起丰富的物流运营管理经验,为后续创立丰巢埋下重要伏笔。

在他的带领下,丰巢逐步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快递柜网络运营商。公司成立以来,丰巢频获多方资本青睐,估值也随之节节攀升。据《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其估值已达255亿元。

不过,丰巢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去年8月,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冲击“快递柜第一股”,但该招股书于2025年2月失效,目前公司尚未重新提交申请。

在财务表现方面,丰巢经历了从持续亏损到首次盈利的转变。2021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亏损37.78亿元;2024年前五个月,公司首次扭亏为盈,期内利润达0.7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扭转业绩困局,丰巢曾尝试探索新的创收模式,但在此过程中,其也曾因“打赏”信息涉嫌诱导消费、收费规则等问题引发争议。

创始人徐育斌辞职,丰巢80后少帅“离场”?

近日,创始人兼CEO徐育斌辞职的消息,将智能快递柜龙头玩家丰巢推至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此次人事变动,发生在丰巢上市进程的关键时期。而创始人的离开,为这家估值255亿元的”快递柜巨头”的IPO之路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据时代财经,其就前述消息向丰巢方面求证,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暂不回应。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向时代财经透露,据其了解,徐育斌系因身体原因提出辞职。

天眼查显示,早在今年4月,徐育斌就曾卸任丰巢重要运营平台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职务,董事名单新增李秋雨。

公开资料显示,李秋雨有着丰富的投资并购经验,自2018年6月起担任顺丰控股投资并购部负责人,在十余家家顺丰系企业担任高管,其中包括顺丰同城的非执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创始人王卫对丰巢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王卫持有丰巢36.54%的股份,并拥有48.45%的投票权。这意味着即便徐育斌离职,王卫仍对丰巢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作为顺丰系培养的“物流老兵”,徐育斌的职业生涯颇具传奇色彩。这位1981年出生的广东梅州人,今年44岁。

20多岁时,徐育斌辗转来到深圳,成为了一名顺丰快递员,以”顺丰小哥”的身份踏入快递行业。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从基层起步的徐育斌一步步晋升。在被提拔至顺丰大区做总仓管后,徐育斌展现出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创新思维。

在2009年的一次海外考察学习中,国际快递巨头DHL的快递柜设备启发了徐育斌。

彼时,目光敏锐的徐育斌意识到,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末端配送将面临巨大压力,而快递柜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方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回到国内后,徐育斌向顺丰创始人王卫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徐育斌曾对外表示,“(快递员)路途消耗的时间越长,提供给用户服务的时间就越少,深耕用户和服务就跟不上。我跟王卫一起讨论方案的时候,希望通过这款产品,帮助快递员存储要派送的包裹”。

徐育斌说出自己的想法后,随即得到王卫的支持,但因早期快递柜缺乏物流系统联动、造价较高,该项目一度被搁置。

不过,徐育斌并未放弃,机会也最终垂青于他。一次偶然的契机,因为同事的一份战略报告,王卫发现徐育斌还在做这个项目,于是约他再次沟通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2015年,顺丰联合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集团,共同创建丰巢科技。

其中,顺丰持股35%,申通、中通、韵达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而始终坚守快递柜项目的徐育斌,顺理成章地成为这家公司的“一把手”。

昔日快递小哥徐育斌,持有丰巢股份超5亿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与核心管理者,徐育斌全程见证了丰巢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成长。在他的带领下,丰巢仅用数年便跻身行业领军行列。

2015年创立丰巢科技后,徐育斌率领团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设智能快递柜网络。

2017年对于丰巢而言,是其发展史上颇为重要的一年。当年1月,丰巢对外宣布完成2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丰巢的估值攀升至55亿元。

同年9月,丰巢以8.1亿元收购中集e栈,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年底,丰巢还中标爱沙尼亚邮政Omniva智能快递柜供应商,正式走出国门。

天眼查显示,2018年1月,丰巢再获20.7亿元A+轮融资,估值攀升至90亿元,资本认可度持续提升。

2020年5月,顺丰控股发布公告宣布,丰巢拟与中邮智递进行股权重组。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将成为丰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行业整合优势进一步凸显。

去年8月末,丰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向着”快递柜第一股”的称号发起冲击。

作为顺丰系企业,丰巢如果成功上市,将成为继顺丰控股、顺丰房托、嘉里物流、顺丰同城之后,顺丰系的第五家上市公司。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丰巢的智能柜网络已突破33万组大关,共计约2990万个格口,服务范围覆盖全国约20.9万个社区,累计为3.68亿消费者及350万名快递员提供服务。

在胡润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上,丰巢以255亿元的估值位列第278名,这一估值也直接关联到创始人徐育斌的个人持股价值。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徐育斌持有丰巢2.21%的股份。按照255亿元的估值计算,他手中股份的对应价值约为5.6亿元。

除持股外,徐育斌的薪酬情况同样引发关注。招股书显示,2021年,徐育斌在丰巢获得的年度薪酬达2.22亿元,其中包括2.2亿元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

2022年、2023年及去年前5个月,徐育斌于丰巢获得的薪酬分别为179.1万元、208万元、84.1万元。

港股IPO遭遇“波折”,丰巢曾连续多年亏损

尽管已是快递柜行业的龙头玩家,但丰巢征战资本市场的IPO之路并不是十分顺利。

招股书递交后不久,丰巢便被证监会要求补充有关公司协议控制架构、业务经营合规性以及用户数据安全等方面问题的说明,其中涉及“业务收入中涉及滞留费用及包裹服务费的金额、占比情况,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后续,丰巢未在规定时间内公布上述补充材料,其递交的招股书也因披露时间超过6个月而于今年2月正式失效。

对此,丰巢表示,招股书失效属于港交所的正常机制,公司IPO事宜仍在推进当中。不过,截至目前,丰巢尚未重新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雷达财经注意到,在财务表现方面,丰巢曾连续多年亏损。招股书显示,2021至2023年,丰巢的营收分别为25.26亿元、28.91亿元、38.12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20.71亿元、-11.66亿元、-5.4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37亿元。截至2023年末,丰巢累计亏损更是超过69亿元。

直到2024年,丰巢常年身陷亏损泥沼的困境终于得到改善。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五个月,丰巢实现营收19.04亿元,同比增长33.6%;实现期内利润0.72亿元,首次实现盈利。

丰巢在招股书中还提到,于往绩记录期间,其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毛损率由2021年的25.3%改进至2022年的8.5%,之后又于2023年转为毛利率10.6%,并于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进一步上升至26.1%。

对此,丰巢解释称,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是由于快递末端配送服务的盈利能力显著增长;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及增值服务快速增长;及营运效率提高。

其中,公司快递末端配送服务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运营超过五年的丰巢智能柜悉数折旧,导致计入丰巢智能柜销售成本的使用权资产折旧以及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减少。

在市场竞争方面,丰巢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丰巢是中国及全球行业领先的末端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按2023年收入计是中国最大的末端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且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柜机数量及2023年的包裹量计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快递柜网络运营商。

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当前,丰巢以38%的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中邮速递易与菜鸟驿站分列二、三位,市占率分别为21%和15%。

不过,去年3月快递新规实施后,快递柜撤柜现象的集中出现,一度为丰巢的发展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在业务模式方面,丰巢主打提供包括末端配送及消费者智能交付在内的末端物流解决方案。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通过快递末端配送服务的包裹总数超212亿件,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下的包裹总数超6亿件。

雷达财经注意到,目前,丰巢正在从单一的快递存储向多元化服务转型。利用在社区场景影响力不断提高的智能柜网络运营,丰巢拓展多场景增值服务,例如迎合当地社区服务场景推出的洗护服务及到家生活服务。

招股书显示,于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丰巢的洗护服务订单数量达到约96.2万单,到家生活服务订单数量达到约7.14万单。

此外,利用线下及线上累积的大量用户流量,丰巢还涉足广告行业,为众多广告主提供营销推广服务。截至2024年5月底,丰巢已累计为35个行业约6000个广告主提供服务。

今年前五个月,快递末端配送服务、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增值服务及其他业务,分别为公司贡献40.8%、36.3%、22.9%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用户端探索收入增量时,丰巢曾引来不少质疑。2019年10月,其快递柜的“打赏”功能就曾被指诱导消费。

彼时,有消费者在丰巢快递柜取回包裹时,发现屏幕上显示该件已保管7小时,需要支付一元钱赞赏才能开柜取货,但消费者付款后才发现支付步骤是可以跳过的。

2020年,丰巢又推出会员服务和新的超时收费规则,但丰巢的前述举动却又引发了诸多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多地小区进行抗议,甚至有的直接拔掉了丰巢快递柜的充电线。

后续,国家邮政局约谈丰巢科技公司主要负责人,要求丰巢公司积极采取措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着手研究解决方案,调整完善收费机制,回应用户合理诉求。

而此次徐育斌辞职,再度引发市场对丰巢未来的关注。快递专家赵小敏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其看来,徐育斌的辞职出于个人原因,预计对公司日常运营影响有限。如果丰巢未来决定继续推进上市计划,没有太大的挑战,主要还是看公司的战略规划。

关于丰巢后续的运营动态及上市进展,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