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摩尔线程主要从事全功能GPU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是国内极少数兼顾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国产GPU公司,也是行业独角兽企业。若能成功上市,摩尔线程或将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摩尔线程IPO过会
9月26日,据上交所官网消息,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通过上交所上市委会议审议。
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自2020年成立以来,公司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
目前,摩尔线程已成为国内少数能够提供从FP8到FP64全计算精度支持的GPU厂商之一,也是国内率先推出支持DirectX12图形加速引擎的国产GPU企业。据该公司披露,摩尔线程成功量产五颗芯片,已推出四代GPU架构和智能SOC,形成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等领域丰富完整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实现了“云—边—端”全栈AI产品线的布局。
招股书介绍,摩尔线程在国内GPU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公司率先实现了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GPU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
摩尔线程构建从芯片到显卡到集群的智算产品线,公司的智算集群产品可扩展至万卡规模,广泛应用于大型计算中心;专业图形显卡则服务于工业设计和数字孪生等行业;桌面级显卡进入游戏和办公市场;智能SoC产品则在边缘计算等新兴场景落地。
据悉,摩尔线程此次IPO计划募资8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什么信号?
从受理到过会,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仅耗时88天。在市场人士看来,这给市场传递了鲜明的信号,“科创板‘1+6’改革政策发布后,科创板审核质效显著提升,反映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据悉,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由中信证券保荐,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9月18日,摩尔线程联合保荐机构中信证券等中介机构,正式回复上交所关于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针对产品与业务、收入确认、客户稳定性、财务事项四大核心问题进行详细说明,进一步厘清公司业务逻辑与发展潜力。
其中,摩尔线程回应了市场关注的“已销售集群板卡数量较少”问题。据披露,公司支持万卡规模集群的第二代超大规模智算融合中心产品(基于平湖架构)于2024年底才正式推出,尽管技术上实现万卡互联突破,但市场导入、客户测试验证及合同签订需一定周期,因此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架构下集群板卡销量暂未大规模释放。
财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实现营收7.02亿元,归母净利润-2.71亿元。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0.46亿元、1.24亿元、4.38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整体上,公司业绩呈现营收不断扩大,亏损逐步收窄趋势。
2022年、2023年公司不存在AI智算产品收入,2024年开始形成收入达3.3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77.63%。摩尔线程在首轮审核问询中表示,这主要由于2024年中国AI智算GPU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AI智算高性能产品研发需要一定周期,公司2023年下半年推出全功能AI智算卡MTT S4000,并在2024年开始实现销售。
据首轮审核问询函,摩尔线程正在洽谈的客户预计订单约20.04亿元。其中,公司在AI智算领域正在洽谈的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项目已取得采购意向并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部分产品交付,已完成产品测试或阶段性评测,订单的可实现性较高。
摩尔线程在问询回复中称,订单金额占比较大的AI智算业务收入预计将于2025年及2026年实现,智能SOC、专业图形加速及桌面图形加速业务收入预计于2025年实现,上述订单实现可能性均较高。
关于实现盈利的时间点,摩尔线程预计,2027年可实现合并报表盈利。公司称,2025—2027年预测期,公司收入仍将主要来自AI智算产品,智能SoC产品收入将保持快速增长。预测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27年毛利率较2026年略有提升,对于AI智算产品,毛利率有望先下降再上升。
持股方面,IPO前,摩尔线程创始人兼CEO张建中直接持有公司11.06%股份,同时与持股平台南京神傲、杭州华傲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并担任杭州华傲、杭州众傲及杭州京傲三家员工持股平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控制36.36%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公开资料,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在GPU行业深耕近二十年。
公司股东还包括,国盛资本、红杉资本、中移基金、汇创集智、五源启兴、深创投、和而泰、招商局创投、纪源皓元、腾讯创业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