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跟风炒黄金:有人一夜亏5000元,有人观望两年婚事未成


2025年黄金市场大涨大跌,有投资者一夜暴富,也有投资者交了“最痛的学费”。

10月以来购买黄金产品消费者经历了坐“过山车”般的心路历程,连续20天累计超10%的国际金价涨幅,让不少“攒金人”躬身入局,高点入手金条、金饰、积存金等黄金产品。本想通过一直上涨的金价赚一笔,却没想到事与愿违,经历了20天的上升期,国际金价开始回撤,跌幅一度超过5%,随后连续几日均出现下跌。

与此同时,多家国内品牌金店足金饰品的挂牌价格也已从高点的1294元/克降至1200元/克以下,金条价格也一路走跌。

“9天亏了1.46万元,金价起起落落,真的不能跟风炒黄金。”消费者小雪(化名)说道。

这场“黄金热”的影响,也正顺着婚俗链条传导至备婚群体。作为传统婚俗中必备的“五金”,其成本随金价水涨船高,让新人陷入两难。有备婚青年为等金价回落已将婚期推迟两年,“从500多等到1000元,越等越慌,双方家庭在买金预算上始终谈不拢”。

全球知名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下称“达利欧”)在社交媒体上撰写《我对黄金相关问题的解答》一文中建议,配置 15%的黄金是大多数人应持有的合理黄金配置比例。

有人高点买入

一晚上亏5000元

据红星新闻10月29日报道,看着金店群里连续几周金价上涨的信息,消费者小雪最终动了心,“金店群里很多人购买金条,我也有点心动,之前从来没买过”。

10月21日,在去银行办理转账业务的时候,小雪购入了2条克重100的投资金条,花费19万元。

选择在银行购买是小雪比较金店价格后的选择,当日,金店群里的金条价格为983元/克,比银行贵15元。

“金价一直在飙升,现在买一克968元,买200克金条回家放着,等金价涨到1200元一克的时候再出手卖掉,这样或许就能赚到一笔钱。”小雪计划。

与小雪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大学生莉莉(化名)于10月17日购入了10克黄金饰品,“趁双十一期间有优惠,高点入手了”。

回顾当时买金的考量,莉莉表示,自己是第一次买,其实不懂黄金,但本能的认为,“金子保值”“消费了就相当于没消费”,想等后续金价上涨再换成金项链当作母亲的生日礼物。

看着朋友购买的黄金ETF上涨,抱着“试试”的心态,谢铭(化名)在10月20日开通了支付宝余额宝买入了人生第一只黄金ETF。

在购买金条的第二天,小雪就发现金价跌了,10月22日,金条降至940元/克。“之前一直在涨,都没想过会跌,200克的金条一晚上就亏了5000多块”,小雪变得“坐立难安”,开始祈祷后续价格能回升,可接下去几天依旧事与愿违。金价一路下跌,930元/克、925元/克、905元/克……

直至10月29日,小雪购买的金条价格降至895元/克,据估算,9天亏了1.46万元。

经历了20天的上升期后,近期国际金价开始回撤,跌幅一度超过5%。10月27日,伦敦现货黄金失守4000美元关口,10月28日收盘跌至3951.95美元/盎司。随后国内品牌金店价格挂牌已降至1200元/克以下,粗略计算,每克减少约60元。金条价格也一路走跌。

不少“攒金人”尚未尝到收益的“甜头”,就不得不直面亏损的现实。

莉莉在购买黄金饰品不久后也发现,价格开始下跌,10月17日买的一克1005元,到22日时已降至每克920元左右,“跌了八十多一克,相当于亏了八九百”。

谢铭持有黄金ETF一周,也出现了亏损,没有投资经验的他选择卖出。

有人观望金价2年婚事未成

据封面新闻报道,10月29日,广西南宁的糖糖(化名)向记者倾诉,自己与未婚夫因结婚五金购置问题爆发激烈争吵,婚事陷入僵局,根源竟是两年间一路飙升的金价。

糖糖自述是黄金爱好者,2022年底与男友确定以结婚为目的交往,双方约定购置100克黄金作为结婚五金。彼时金价每克不到600元,100克五金预算约五六万元,是两人都能接受的范围。但男友认为金价仍会下跌,坚持暂缓购买,这一等便成了矛盾的开端。

随后金价持续上涨,突破每克600元时,糖糖主动让步,提出6万元预算即使买不到100克,九十来克也可以,多次催促男友下单,却仍被对方以“可能还会降”为由劝阻。

今年端午节后,金价飙升至每克900多元,双方家长已敲定婚期,五金购置却因成本翻倍彻底谈不拢。“6万元预算能买到的黄金量大幅缩水,我们的分歧也彻底爆发。”糖糖坦言,自己并非执着于100克黄金本身,而是男友迟疑不决、精打细算的态度让她心寒。“我体谅他的顾虑,他却丝毫不上心。”

金价短期“深蹲”

是上车良机还是劝退信号?

近期,国际金价在持续上涨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回落。

4000美元/盎司、3900美元/盎司,国际金价此前连续跌破两个关口。10月20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冲上4381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截至发稿回落至3968美元/盎司,每盎司黄金价格跌去413美元用时仅10天时间。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这期间,尽管金价连续重挫,国内市场黄金ETF依旧保持净流入状态。“这说明很多投资者将本轮调整视为‘倒车接人’的机会。”沪上一位贵金属分析师对记者分析称,倾向长期持有的资金仍看好黄金在降息通道中的表现,尽管短期金价承压,但“去美元化”趋势、全球央行持续购金以及美国债务扩张带来的长期通胀预期,仍为黄金提供中长期支撑。

对于能否在当前价位加仓,刘洋建议,不要因为近期黄金表现好,就冲动性地增加黄金的配置比例。投资者应从资产配置角度出发,确定家庭资产配置中配置黄金的比例,并严格地按照最初确定比例去纪律性地执行,确保资产组合的波动在可接受范围内,避免非理性决策。

此外,交易所和银行已相继发布风险提示。近期上期所、上金所纷纷上调黄金保证金比例及涨跌停板幅度,多家银行亦提高寄存金产品起存额,并提醒客户合理控制仓位。

申万宏源研究认为,短期内黄金已不再是明智之选。该机构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提醒,目前黄金的高波动性严重侵蚀了其风险收益比。历史经验也表明,每一轮黄金主升浪的起点,几乎都伴随着波动率回归启动前的低位。该机构建议,配置型资金应等待3800~3900美元/盎司区域逢低布局,交易型资金则应待波动率回落至低位后再入场。

持有15%的黄金最为合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表示,在买黄金之前,每个人都应该自问自答一个最简单、最核心的问题:“如果我完全不了解黄金和其他市场的走势,我的投资组合中应该配置多大比例的黄金?”换言之,他认为,配置黄金应该是出于战略资产配置的考虑,而不是为了对黄金价格进行战术性押注。

达利欧分析称,从历史数据来看,黄金与其他资产(主要是股票和债券)呈负相关性,尤其是在股票和债券实际回报率不佳的时期,这种负相关性更为显著。因此,他认为,对个人或家庭而言,配置约15%的黄金最为适宜,这一比例能使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比达到最佳水平。不过他也坦言,黄金的长期预期回报率较低,与现金回报率相近,若仅按此比例配置,长期来看可能需要以降低投资组合整体预期回报率为代价。

他进一步解释配置15%黄金的动因:如果你既希望获得更优的风险收益比,又不想降低预期回报率,那么可以将黄金持仓作为一种叠加配置,或者略微提高整个投资组合的杠杆率,这样既能实现更优的风险收益比,又能保证预期回报率不受影响。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这一配置建议更具现实意义。达利欧观察到,当前市场存在巨大的实际利率下行压力,且债务供应过剩、增长速度远超需求增速。在此背景下,资金 正从债务资产转向黄金以寻求分散投资,但黄金有限的供应量却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他进一步分析,若不考虑战术因素,黄金本身就是其他投资品的高效分散工具;一旦个人、机构及各国央行都按合理比例配置黄金,受限于稀缺的供应量,金价必然会大幅上涨。

最终,达利欧总结道:自己始终会在投资组合中保留一定比例的黄金,确定这一比例至关重要。尽管他强调不会给出具体投资建议,但建议大家思考,应该将多少资金配置给黄金?“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我认为合理比例可能在10% – 15%之间。”达利欧给出自己的答案。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