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重启降息进程,因为美国就业市场正在发出警报信号。未来的宽松路径将受到更多关注,一方面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面临着政府方面的巨大压力,内部暗流涌动,另一方面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影响仍有待明朗,数据依赖立场是否会导致政策调整反应不及时冲击经济成为焦点。
经济展望如何变化
8月以来,美联储两大职责——通胀和就业双双持续承压,物价持续上涨的同时,就业市场开始降温。这种 “有毒组合” 让滞胀风险升温,也使美联储陷入各国央行可能面临的最棘手局面之一。
上周数据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创下今年 1 月以来的最高增幅。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品类后,核心CPI同比增速在3.1%,显著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
就业市场的裂缝更受到关注。过去一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续请失业金人数则持续处于疫情以来高位,显示求职者找到就业岗位所需时间有所延迟。此前8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就业岗位新增几乎陷入停滞,失业率攀升至4.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表示,在展现多年韧性后,美国经济目前正显现出一些承压迹象,具体表现为国内需求放缓、就业增长减速。IMF发言人科扎克(Julie Kozack)指出,美国通胀正朝着美联储 2% 的目标迈进,但仍存在一些可能推高通胀的风险,这些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
考虑到贸易政策的变化可能给失业和通货膨胀带来上行风险,经济预测摘要(SEP)的更新将重新审视FOMC对经济和联邦基金利率的看法。结合近期的数据趋势,华尔街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小幅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认为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增加。失业率预期持平或小幅上修,通胀预测或小幅回落,因近期关税对物价指标的影响好于预期。
富国银行在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利率预期调整的推动因素,是充分就业面临的风险上升与通胀前景总体稳定这两大因素的叠加。该行预计,2025 年的中位利率预期点将从6月预测的降息50个基点下调至降息75个基点;2026年中位利率预期点将降至3.125%,降幅50个基点,这意味着明年可能额外降息25个基点。
丹斯克银行认为,更新后的 “点阵图”有助于判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多数成员更倾向于 “季度降息” 还是 “连续降息”。到2026年底政策利率终端区间将为3.00%-3.25%,这一目标有望在2026年9月达到。
从近期表态来看,至少美联储理事沃勒和鲍曼可能更倾向于采取更激进的连续降息方式。而地区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纽约联储)、卡什卡利(明尼阿波利斯联储)和博斯蒂克(亚特兰大联储)在近期发言中则更支持渐进式降息 。不过总体而言,FOMC成员大多未明确给出具体的利率路径。
政策前景如何
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再次施压美联储以更大的步伐采取行动,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周三会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下调至4.00%-4.25%。
不过,美联储内部的分歧可能再次在表决结果上显现出来。部分委员担忧通胀加剧,另一些委员则聚焦于防范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卢泽蒂(Matt Luzzetti)表示,此次会议可能成为 1988年以来首次有三名理事提出反对意见的会议,也可能是 2019年9 月以来首次出现 “双向反对”(即反对意见指向两个不同方向)的会议。
鲍威尔前高级顾问、现任北方信托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宏观经济学主管邦芬(Antulio Bomfim)则认为,分歧不会如此严重。他指出,美联储成员可能会出于保护美联储免受白宫攻击的考虑而团结一致。“外部压力会促使人们围绕机构凝聚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定价显示,在9月降息大局已定的情况下,10月降息预期升至接近80%,年内政策空间指向75个基点降息。第一财经记者此前报道,摩根士丹利与德意志银行紧急调整了各自预测。这两家券商上周五在各自发布的报告中表示,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10月和12月的三次会议上,每次均降息25个基点。此前,两家机构的预测为美联储仅在9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
卢泽蒂认为,鲍威尔会释放出 “今年将分三次降息、每次下调25个基点” 的信号,时间分别在9月、10月和12月。他表示,美联储之所以计划持续降息,是因为其希望防范就业市场出现严重疲软。他认为经济衰退并非基准情景,而美联储的降息举措将有助于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然而市场观点认为,美联储后续政策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具体将取决于通胀和就业数据的未来走势。
邦芬表示,鲍威尔很可能会保持谨慎,并反驳市场关于美联储将在10月下次会议上降息的预期。“我认为目前尚不能确定他们会在10月再次降息。通胀面临显著的上行风险, 就业市场并未‘崩盘’,也没有迫切需要降息的信号。” 他认为下一次降息可能会在12月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