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描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被称为「癌症之王」的胰腺癌,但这些数据却属于另一类疾病——胆道恶性肿瘤。
刚刚结束的 2025 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上,开头的这组中国流行病学数据正式被写入了胆道恶性肿瘤的最新版诊疗指南中。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数据?胆道恶性肿瘤的诊疗到底难在哪里?最新进展如何?
丁香园特邀 CSCO 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的 3 位专家: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周军教授,常务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殷保兵教授,常务委员、浙江省肿瘤医院 应杰儿教授 共同深入解读。
6 成确诊已是晚期,一半活不过 1 年,难在哪里?
胆道恶性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BTC)是一组疾病,根据解剖部位的不同,主要包括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肝内/外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等,约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的 3%。[1]
「虽然不算常见肿瘤,但 BTC 的预后极差。」殷保兵教授介绍,约有 60% 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大部分无法手术治疗,一半患者的生存期不超过 1 年。
图源:参考资料 2
之所以会是这样的现状,主要是因为疾病本身存在 2 大难点。
难点一:解剖学复杂。这一难点也直接导致了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后手术难开展。
胆道系统包括胆囊管、肝内胆管、肝外胆管(肝门胆管、胆总管)等,整体「隐藏」在腹腔深处。「因此在癌症早期,往往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即使出现也容易与良性疾病混淆。」应杰儿教授解释道。
然而,虽然症状不明显,但由于毗邻肝脏、胰腺,以及各种重要血管、淋巴管和腹腔神经丛,当胆道出现癌症时,早期就可能侵犯周围组织,引起癌细胞的扩散。
也正是因为位置深、涉及周围关键结构较多,在胆道部位实施手术时往往伴有多器官切除,其中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更是被称为肝胆手术中的「珠穆朗玛峰」。
图源:第 10 版《系统解剖学》
难点二:异质性太高,虽然都叫「胆道恶性肿瘤」,但其实是一组各式各样的癌症。
殷保兵教授介绍,胆道肿瘤胚胎来源不同, 肝和肝内胆管起源于内胚层肝憩室头支;而胆囊和肝外胆管与胰腺同起源于尾支。「因此肝内胆管癌临床表现更接近肝脏,肝外胆管癌的生物学特征和胰腺癌特征相近。」
与此同时,胆道恶性肿瘤的分子特征也十分不同,不同患者的肿瘤之间、甚至同一肿瘤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突变谱都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去年 8 月,《胆道恶性肿瘤精准检测与分子诊断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图源:《临床肿瘤学杂志》
「大约七八年前,我们统一将肝内胆管癌归类为『胆道恶性肿瘤』的一种,但目前依然有不少医院并不知道这样的归类,还是将肝内胆管癌统计到肝癌里。」周军教授表示,正因如此,直到今年的 CSCO 指南更新,才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数据是疾病控制的第一步,无论是后续从政策层面推进一级预防,还是为各类研究提供分组依据,都有着重要意义。」
首次发布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到底该怎么治?
解剖学复杂、异质性极高,于是诊断难,治疗也难。如前所述,大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而在非手术治疗方面,胆道恶性肿瘤也经历了十多年的瓶颈。
2010 年,一项名为 ABC-02 的研究发现,比起吉西他滨单药,吉西他滨 + 顺铂(GC 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3],自此,GC 方案成为写进国内外指南的晚期 BTC 一线疗法。
「但不管从近期的肿瘤消退还是远期的生存情况,化疗的疗效始终比较有限。」应杰儿教授直言。
突破发生在 GC 方案「统治」临床的 12 年后——免疫治疗登上舞台,以 PD-(L)1 抑制剂 + GC 方案组成的「免疫 + 化疗」方案,被证明在生存期上优于 GC 方案。
TOPAZ-1 研究:度伐利尤单抗(PD-L1 抑制剂)+ GC 方案,中位总生存期(OS)优于安慰剂 + GC 方案(12.8 vs. 11.5),3 年 OS 率翻倍(14.6% vs. 6.9%);[4,5]
KEYNOTE-966 研究:帕博利珠单抗(PD-1 抑制剂)+ GC 方案,中位 OS 优于安慰剂 + GC 方案(12.7 vs. 10.9),估计 3 年 OS 率也更有优势(13% vs. 11%)。[6,7]
此后,国内外各大指南陆续将「免疫 + 化疗」方案列为了晚期 BTC 一线疗法。2023 年,CSCO 诊疗指南正式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都纳入了一线治疗推荐。
不过,随着免疫疗法进入指南,临床实践中又陆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周军教授举例道:「比如一些患者不愿意或不能耐受化疗,那么能否给这些患者进行『双免疫』或者『免疫 + 靶向药』治疗呢?这样的问题,目前的指南暂时无法解答,因为还没有大规模的研究数据支持这样的治疗新组合。」
在此背景下,今年 4 月的 2025 CSCO 指南会上,首次公布了《胆道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专家共识(2025 版)》,并于 6 月正式发表。
图源:《临床肿瘤学杂志》
「这份专家共识,是对诊疗指南的一个重要补充。」应杰儿教授介绍,相比于指南对于证据等级的高要求,专家共识可以纳入一些经过小型研究验证的、临床专家们普遍认可的治疗组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本质上还是为了能够让尽可能多的患者获益。」周军教授表示,「因此我们在专家共识里也专门写道,推荐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参加临床试验,这样也能促进更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免疫治疗带来的生存期延长,也为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上月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最新发布的,针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多中心、II 期研究显示,利用 GEMOX 化疗联合仑伐替尼和 PD-1 单抗的「三联四药 GOLP 方案」,对无法进行根治切除的晚期患者进行转化治疗。
截止今年 1 月 25 日,经过平均 3 个疗程的转化治疗,共 41 例受试者中,有 26 例(63%)实现 R0 切除(肿瘤病灶被完整切除),中位 OS 达 30.8 个月,1 年 OS 率 81%、2 年 OS 率 57%。[8]
图源:参考资料 8
「转化治疗的成功给不能手术的胆道肿瘤患者带来了曙光,目前还有很多方案在进性 Ⅱ、Ⅲ 期临床实验。」殷保兵教授介绍,对于边界可切除、不可切除的胆道恶性肿瘤,进性转化治疗或新辅助治疗是目前胆道外科的热点。其中的「新辅助治疗」,目的是将肿瘤降期或使肿瘤体积缩小,从而提高手术 R0 切除率和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目前,依赖于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建立,胆道恶性肿瘤的切除率实现了从 20% 上升到 40~50%。」
殷保兵教授坦言,其实无论哪种治疗模式,更优的解法依然是在实施治疗之前,通过多学科讨论对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但这依赖于精确的分子标志物检测或基因检测,目前还比较难实现,是胆道恶性肿瘤——乃至整个肿瘤治疗领域后续共同的目标。」
致谢:本文经 CSCO 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周军教授,常务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殷保兵教授,常务委员、浙江省肿瘤医院 应杰儿教授 专业审核
策划:肯德羊|监制:islay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 2024
[2]Zhou J, Tan G, Zhang L, Xie G, Chen W, Zhang X, Liang H. Epidemiology of biliary tract cancer in China: A narrative review. Chin J Cancer Res 2024;36(5):474-488. doi:10.21147/j.issn.1000-9604.2024.05.02
[3]Valle J, Wasan H, Palmer DH, et al. Cisplatin plus gemcitabine versus gemcitabine for biliary tract cancer. N Engl J Med. 2010;362(14):1273-1281. doi:10.1056/NEJMoa0908721
[4]Oh DY, Ruth He A, Qin S, et al. Durvalumab plus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NEJM Evid. 2022;1(8):EVIDoa2200015. doi:10.1056/EVIDoa2200015
[5]https://www.journal-of-hepatology.eu/article/S0168-8278(25)02201-9/fulltext
[6]Kelley RK, Ueno M, Yoo C, et al. Pembrol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compared with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alone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KEYNOTE-966):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2023;401(10391):1853-1865. doi:10.1016/S0140-6736(23)00727-4
[7]Ueno, M. et al. 139P KEYNOTE-966: 3-year follow-up for pembrolizumab (pembro) +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gem/cis) vs placebo (pbo) + gem/cis for patients (pts) with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BTC). Annals of Oncology, Volume 35, S1459 – S1460
[8]Shi G, Huang X, Li X, et al. Conversion therapy of tislelizumab plus lenvatinib and GEMOX in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ZSAB-TransGOLP):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phase 2 study. Lancet Oncol.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9, 2025. doi:10.1016/S1470-2045(25)00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