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癌,血液先知?血常规若出现3种异常,当心大病来袭


每次去医院,不管大病小病,只要开检查,必有血常规。

很多人不免心里嘀咕,怎么跌打损伤也要开这检查,该不会是为了多收费走过场吧?

而事实到底是怎样?一起来看看吧!

1

—The First—

为什么看医生

总让先查血常规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是因为感冒发烧,还是例行体检,医生开的第一个检查往往是血常规。

这项检查价格不贵,操作简单,只需要抽取少量血液,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大量关于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血常规,全称为“血液常规检查”,就像是身体的 “健康晴雨表” 。它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形态和比例,帮助医生评估我们的整体健康状况。

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大类细胞组成,它们各自承担着重要使命。

红细胞是体内的“运输兵”,负责携带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并将二氧化碳运回肺部排出;白细胞是“前线战士”,负责抵抗病菌入侵,保卫身体安全;血小板则是“后勤维修队”,负责止血和伤口愈合。

当身体出现异常时,血液成分往往会最先发生变化。

就像河水被污染会影响水质一样,身体出现问题也会在血液指标中有所体现。正因为如此,血常规成为医生初步筛查疾病的重要手段。

2

—The Second—

血常规3个指标出现异常

或是癌症预警

虽然血常规不能直接诊断癌症,但当某些指标出现特定模式的异常时,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排查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1.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是我们身体中的“止血专家”,正常值范围通常在(100-300)×10⁹/L。

血小板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是健康亮红灯的信号,甚至与癌症有关。

先说说血小板升高(超过300×10⁹/L)。

如果血小板持续升高,尤其是超过450×10⁹/L,要警惕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虽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 “癌症”,但有转化为白血病的风险。

此外,胃癌、肺癌、肠癌等实体瘤,也可能通过分泌“促血小板生成因子”,导致血小板升。

再看血小板降低(低于100×10⁹/L)。

如果血小板持续降低,特别是低于50×10⁹/L,要警惕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癌症会侵犯骨髓,影响血小板的生成;胃癌、肝癌等实体瘤转移到骨髓后,也会破坏造血环境,导致血小板减少。

另外,癌症患者化疗后,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也会导致血小板降低,这也是医生为什么会定期给化疗患者查血常规的原因。

2.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男性正常值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当血红蛋白指标偏低时,通常提示贫血。

许多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患者在前期都会出现贫血症状。贫血可能表现为经常心悸、头晕、无缘无故食欲下降、口唇、颜面、指甲和掌纹发白等。

癌症导致的贫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慢性失血(如消化道肿瘤的隐性出血)、营养消耗导致造血原料不足,或肿瘤侵犯骨髓影响造血功能。

3.白细胞计数

很多人一看到白细胞计数有箭头就特别紧张,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白血病。事实上,单纯白细胞异常很少是癌症的特异性指标。

白细胞升高常见于感染、炎症或应激状态。但当白细胞计数异常伴随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的改变时,就需要警惕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例如,白血病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贫血)、血小板减少(容易出血)和白细胞总数的异常升高或降低。这种“三系异常”模式值得进一步排查。

3

—The Third—

报告有异常≠得癌

科学应对记住4点

看到血常规报告上的箭头,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要盲目自我诊断。血常规异常并不一定代表患有癌症,很多其他因素也会导致指标波动。

1

不要过度恐慌

很多血常规异常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剧烈运动、月经期、妊娠期、空腹或喝水过少都可能导致指标暂时性波动。检测误差也可能造成“假性异常”,如采血不畅、样本放置过久等。

2

寻求专业解读

不要自行解读报告或轻信网络信息。血常规结果的临床意义需要医生结合个人病史、症状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同样的指标异常,在不同人身上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3

及时复查随访

对于轻度异常且无症状的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1-2周后复查。生理因素引起的波动往往会自行恢复正常。如果异常持续存在或多项指标联合异常,医生会建议进一步专项检查。

4

进行进一步检查

如果确实怀疑恶性肿瘤,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更精确的检查方法,如骨髓穿刺(怀疑血液系统肿瘤)、影像学检查(CT、MRI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或病理活检等。

血常规只是“健康地图”,报告上的箭头只是健康的一个参考指标,而不是最终的诊断书。

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的体检和积极的心态,才是预防疾病的最好方式。

如果对血常规结果或健康状况有任何疑虑,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建议。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