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旺季不旺”陷入困境,期现价格齐跌养殖端全面亏损


生猪期货刷新历史低价。

金秋十月本是猪肉消费旺季,然而国内猪肉却陷入“旺季不旺”的困境,期货与现货价格出现超预期下跌。

10月13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511收盘下跌2.88%,报11125元/吨,续创历史新低,年内累计下跌21%,较去年高点下跌逾40%,空头氛围浓厚。猪肉现货价格自今年三季度以来也是“跌跌不休”,目前已跌破11元/公斤,报10.92元/公斤。

供需失衡导致猪价持续下跌,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高企,而消费提振乏力,并且供应端充沛的现状短期内仍看不到有所改善的迹象,预示短期猪价难有上涨动力,上市猪企不得不在9月提升出栏量以实现“以量补价”。

在产能去化不及预期以及去年同期猪价高企的背景下,猪企三季度的业绩将大概率出现同比下降,10月以来持续阴跌的猪价则为上市猪企四季度业绩再蒙阴影。

产能去化不畅,期货现货创新低

国庆长假后,全国猪肉(外三元,下同)延续三季度以来的跌势,截至10月13日,全国猪肉(外三元,下同)现货价格报10.92元/公斤,较十一节前跌1.26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下跌18.08%、39.43%。

供强需弱的基本面失衡是猪价创新低的核心原因。从供应端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虽从高点回落,但绝对数量依然偏高,持续释放出充足的生猪供应。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62万头,较上月增加26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2%,已逼近绿色区域临界值。整体母猪产能充裕,叠加生产性能提升,往后推10个月(生猪的生长周期)对应明年上半年之前生猪出栏压力仍然不小。

实际上,生猪产业也是“反内卷”的重点产业。今年5~9月,国家召开数次生猪会议,调控政策持续加码,在产能调控方面,明确要严格落实相关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同时,政策明确量化调控指标,即头部25家猪企需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产能繁母猪100万头。

7月开始,生猪养殖行业步入去产能阶段,政策面虽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但三季度以来,生猪价格加速下跌,按照7月初价格高点15.3元/公斤测算,累计跌幅达28.6%,价格创新低反映全行业产能去化的进展不及预期。

“需求端来看,猪肉消费旺季几乎‘哑火’,中秋国庆双节的消费需求已经释放,接下来猪肉将迎来短暂的消费淡季,很难指望猪肉消费大幅增长为价格形成托底。”某农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猪价再创新低说明当前行业处在产能出清的前期阶段,尚未进入大规模、实质性去化,接下来实际产能的去化效果需要密切跟踪。按照政策指引,能繁母猪规模若能降低至3950万头左右,有望对猪价改善形成积极影响。”

上市猪企“以量补价”可行吗

当前生猪养殖利润不断缩窄,外购仔猪与自繁自养的利润均已经连亏三周,上市猪企再次陷入阶段性经营困境。记者注意到,上市猪企9月销售均价与销售收入同比下跌成为行业的显著特征,部分上市猪企在9月提速出栏节奏。

三大猪企中,温氏股份(300498.SZ)与新希望(000876.SZ)9月出栏量同比增长,其中,温氏股份9月销售生猪332.53万头,环比增加2.45%,同比增加32.46%;新希望9月销售生猪139.42万头,环比增长4.22%,同比增长16.92%。

上述两家猪企的9月销售均价创下年内单月最低,但凭借销量增长,叠加降低养殖成本,实现“以量补价”。温氏股份9月销售生猪价格为13.18元/公斤,同比降幅达30.81%,销售收入的同比降幅为15.16%,显著低于价格降幅;新希望9月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3.82%,收入降幅低于售价降幅(31.47%)。

牧原股份(002714.SZ)9月出栏生猪557.3万头,同比增长11.05%、环比减少20.4%,为年内单月最低出栏量,公司9月实现销售收入90.66亿元,同比减少22.46%。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9月推出了创新仔猪销售方案,计划向市场提供优质、稳定的仔猪供应,公司同时提升了2025年全年仔猪出栏量目标,预计区间由“800万头~1200万头”调整为“1200万头~1450万头”,有分析认为,这是牧原股份在生猪价格低迷期间,谋求业务新增长点。

另外,就产能去化进展,牧原股份10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易平台表示已经采取多项举措,一是,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有序淘汰低产低效母猪,9月末已降至330.5万头,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二是,公司前期持续降低生猪出栏均重,8月末已降至120kg;第三,在销售端,此前公司已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小市值猪企中,正邦科技9月出栏增速翻倍,销售生猪79.07万头(其中仔猪46.16万头,商品猪32.91万头),环比上升18.07%,同比上升107.64%。此外,金新农(002548.SZ)、东瑞股份(001201.SZ)等猪企的出栏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即便“以量补价”仍难掩上市猪企9月收入普遍下滑的窘境,由于今年三季度猪价中枢价格明显低于去年,浙商证券预计生猪养殖三季度整体收入与利润的同环比或均略有下降。

与此同时,10月以来猪价阴跌的表现为猪企四季度经营业绩蒙上一层阴影。就10月猪价走势,多数机构的预期仍不乐观。长江期货、南华期货等机构普遍看跌猪价短期走势,主要原因是市场供应压力持续累积,终端需求暂无明显改善,短期全国生猪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难以扭转。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