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最新官宣,事关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即将收官。

10月9日,财政部公开《关于公布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今年第四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即在10月10日和10月14日分别发行50年期和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这意味着今年全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将在10月14日结束。

与普通国债不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工具,2024年中国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门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即“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即“两新”)领域。其中2025年中国计划全年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两重”“两新”,4月24日发行了今年的第一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较去年有所提前,而10月14日将发行今年最后一只超长期特别国债。

今年4月份财政部公开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显示,10月10日计划发行最后一只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而上述《通知》则将这一计划变更为两只超长期特别国债,且发行期限分别为50年期和20年期。

第一财经根据财政部公开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结果统计发现,截至10月9日,今年财政部累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2300亿元,尚有7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待发行。

根据财政部9月底公开的《关于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三期)第三次续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10月10日即将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为300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最后一只将于10月14日发行的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400亿元。

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即将收尾,如何用好这笔巨额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备受关注。

根据今年国务院安排,今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30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建设。

比如在备受老百姓关注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称近日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今年1月至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2万亿元。

近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称,下一步要更好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作用。畅通各方信息共享渠道,推动自上而下统筹谋划重大项目,集中力量支持发展急需、长远有利的大事要事难事。认真评估“两新”政策实施情况,优化完善政策安排。加强“两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建设期内加强资金分配使用监管,项目建成后加强对项目运营、收益、资产等情况的管理。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还本付息资金安排。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