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抗癌”公益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助力乳腺癌防治宣传


上海 ,十月是全球乳腺癌防治宣传月,“击鼓抗癌·让我们一起战胜乳腺癌” 系列公益活动在10月8日与9日成功举办。活动于10月8日在上海爱博二村党群服务中心以一场象征性的击鼓鼓阵表演拉开序幕,次日又在交通大学临床营养实训中心举办了专题讲座。本次系列活动汇聚了多元群体参与,包括乳腺癌康复者、国际学校学生、医学专家、社区居民及媒体代表。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耀中国际学校的学生鼓手们也为此次活动提供了支持,用铿锵鼓声为抗击乳腺癌事业呐喊助威——既是对活动的支持,更象征着为这项公益事业擂鼓助阵。

上海“击鼓抗癌”公益活动

上海“击鼓抗癌”公益活动

击鼓抗癌(LBBC)中国区负责人、生活方式医学专家以及PCRM中国宁波“生命之食”机构主任Denise Maree Bradford女士表示:“这场活动不仅是鼓声与演讲的结合,更是一次呼吁。我们希望帮助上海的家庭认识到,预防乳腺癌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携手同行,我们就能建设更健康的社区和更美好的未来。”

Denise Maree Bradford与现场志愿者

Denise Maree Bradford与现场志愿者

美国医师责任协会是一个由17,000名医师组成的非营利性健康组织。自9月7日起,该协会开展系列免费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乳腺癌预防的关注。活动内容包括本地鼓队表演、康复者故事分享、植物性食品试吃等环节。“生命之食”是该协会旗下营养教育与烹饪项目。

志愿者向现场民众发放传单

志愿者向现场民众发放传单

从泰国普吉岛到美国加州圣莫尼卡,本年度乳腺癌防治宣传季期间,全球数千名康复者、组织者及社区倡导者纷纷行动起来,让全球女性都能了解预防乳腺癌的重要信息。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年新发病例约35.7万例,在各类癌症中位列第六,占全球女性乳腺癌发病人数的15.5%;标准化发病率(SIR)为每10万人33例,在中国全人群癌种中排名第二。每年因乳腺癌死亡人数约为7.5万例,位列全人群癌症种死亡人数的第七位,占全球女性乳腺癌死亡总人数的11.3%。其年标准化死亡率为每10万人6.1例,在中国全人群各癌种中位列第六。在中国女性人群各癌肿中,乳腺癌的粗发病率及标准化发病率均居第二位,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位列第五和第四。

美国医师责任协会呼吁采取以下四项经研究证实可降低乳腺癌风险的核心生活方式:

· 植物性饮食

· 规律运动

· 限制饮酒

· 保持健康体重

研究表明水果、蔬菜和大豆蛋白可降低亚洲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

最新研究发现,增加水果、蔬菜、大豆蛋白及大豆异黄酮的摄入,可显著降低亚洲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反,饮酒会使患乳腺癌风险提升75%。数据进一步显示,遵循健康饮食模式的女性群体患病风险可降低51%,而饮食习惯不健康者,其发病风险可能增加44%。

活动期间,将邀请现场公众参与美国医师责任协会发起的“击鼓抗癌”挑战活动。

徐嘉博士在讲座上发表演讲

徐嘉博士在讲座上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生物学学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博士徐嘉在8号的讲座中分享到“科学研究表明,生活方式与营养习惯在降低乳腺癌风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些科学证据转化为每个家庭都能实践的简单行动。”

同时,在9号的专题讲座中,乳腺癌康复者Denni分享道:“2015年我被确诊患有乳腺癌。在那段艰难时期,我了解到全食物植物性饮食有助于康复。手术后约两个月我开始尝试这种饮食方式,六个月内就完全过渡到了植物性生活方式。这个改变带来了显著变化——现在我睡得更加安稳,精力也比从前充沛得多。”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